新导读
今天是我们农历历法上的特殊日子,二月即将以它的特殊日尾“三十”落下帷幕。在过去,老话常说“宜晴不宜雨”,关于下雨的种种说法和习俗,您是否有所好奇?
在农历的日历中,二月通常为29天,但今年却意外地有了个“二月三十”。那么这究竟是为何呢?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简单来说,这是因为今年是闰年,其2月与往常不同,有29天。这也就意味着,除了我们熟知的农历二月二十九,还有一个不常见的“二月三十”。在风水学的角度上,这样的日子似乎是不存在的,但事实上它确实存在。
在农历的计算中,大月通常是30天,小月为29天。常规的农历二月属于小月。所以今年的这个特殊二月三十的出现,为很多习俗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和许多所谓的“禁忌”。
农历的二月三十属于晦日。从字面上看,“晦”给人一种晦气、不吉的感觉。但在古人的智慧中,他们依据月亮的圆缺规律,将日子分为朔日、望日和晦日。这其中的奥秘与潮汐、天气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及“晦日”,就不得不提与之相关的农谚和天气之间的微妙关系。
农谚之秘
“二月晦日气象变,春雨连绵麦难分。”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如果在农历二月的最后一天出现了雨天,那么接下来的三月很可能将是阴雨连绵。这对于刚刚返青生长的农作物来说可不是好消息,尤其对于小麦的和拔节。阳春三月,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需要充足的阳光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连续的阴雨天气不仅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还可能带来低倒春寒天气,对农作物造成冻害。
“晦日遇日食,雨淋头需防灾”也提醒我们,当晦日与日食同时出现时,这样的天气最忌讳的就是下雨。因为洋流和大气运行受到月球引力的影响,容易引发雨水连连的天气模式。尤其是在月底月初这段时间内,“日月同宿”现象更为常见,这种现象下出现的降雨很可能会持续到芒种时节。此时正值小麦的收成季节,连续的雨水无疑会对农作物的收成造成严重影响。
习俗与日常
今年的二月三十与众不同,让我们牢记老祖宗的智慧:一不做、借、三早归,以此迎接一年的好运。
一不做:二月三十是悔日,也是灶王爷上天复命的时刻。这一天应避免移动灶台以示对灶王爷的尊敬。灶王爷是掌管人间烟火的神灵,我们应祈求他上天复命时为我们美言几句,保佑家宅平安与丰收。
借:晦日是不吉利的日子,尤其是钱财方面更应避免外借,以免更加不吉利。
三早归:农历二月三十这天月亮暗淡无光,应尽早回家以免在夜晚迷失方向。加之此时乍暖还寒的天气特点,夜晚更易出现意外情况。因此为确保安全并讨个好彩头,大家最好早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