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旅程犹如一段漫长的探索、分析、再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便是我们所说的问题意识。
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联系是问题意识的核心。许多人的误解在于他们能提出许多问题,却难以寻找到解决之道。虽然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但多数情况下却造成了问题难以解决的结果。
问题意识并非单纯地追求提出问题的数量,而是要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但若无法找到解决方案,那便如同许多人的一句空谈:“我其实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钱。”这样的话语,通常出自那些真正富有的人。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多寡,而在于如何按部就班地发现差异、寻找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方法。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意识。就如同《道德经》所表达的,它不仅仅是一个论述世间真理的篇章,它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挖掘问题的过程。
当谈及“我是谁”,不仅仅是对自身的疑问,更是一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人们从出生到老去,始终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意义。这不仅是每个人自己的问题,也是人生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只看到自己的物质需求未被满足,但有少数人却在寻找自己的存在意义。因为“我是谁”便是每个人的道路和方向,必须由自己去走、去寻找。
在这个自我探寻的过程中,“我是谁”既是一个内向的自我询问,也是外界眼中的你的形象。这意味着在了解自己的也需要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需要向内寻找的同时向外求索的过程。因为“我是谁”不仅是一个个人的问题,更是社会和世界如何看待你的问题。
在大众眼中,一个企业家或慈善家是社会赋予的身份标签。这背后还有一个人内心的自我认知。只有当这两个“我”相融合时,才能完整地诠释“我是谁”的答案。这个答案持久的时间越久,也就越能领悟人生的“道”。
唯有找到了这个“道”,才能为自己的道路命名、为万物起名。“有名万物之始,无名万物之母”。这说明所有的名称都源于无形的概念。这也正如找到了问题后,才会尝试去解决它。“名”便是问题的名称和故事的起点。
面对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其根源。那么,“数”、“理”又是什么呢?“数”指的是事物表面现象背后的组成元素,如车的各个部件和系统。“理”则是支撑整个结构系统的原理和知识,是事物运行的理论依据。
以上所述的“有名”与“理”,就是我们在探寻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从寻找身份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运行原理,这就是人生的探索与成长。
尽管许多人能提出问题,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的“名”上。他们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解决能力,更缺乏执行的动力。许多人抱怨缺钱或想创业却止步不前。这并非因为他们没有名字或身份,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面对未来提出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事物的象、数、理才能真正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体现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对于象数理的拆解与执行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