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佳果,冬枣登场
随着秋天的脚步渐近,天气逐渐转凉。众多水果摊上新添了一种圆润小巧的水果——冬枣。这小小的身躯,却蕴丰富的营养价值。
别看冬枣个头小,它可是水果中的维生素C之王。其平均维生素C含量高达243毫克/100克,是苹果的60倍、柠檬的10倍,更是猕猴桃的4倍。除了维生素C,冬枣的膳食纤维、叶酸、烟酸含量在水果中也是出类拔萃。冬枣被誉为“百果王”、“活维生素丸”。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新鲜冬枣,不新鲜的则另当别论。
冬枣也有其“缺点”,那就是热量较高,对于瘦身人士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冬枣的热量能达到105千卡/100克,与米饭相当(116千卡/100克)。消耗100千卡的热量,大约需要走4000步。在享受冬枣的美味时,也要注意控制摄入量。
当前时节,冬枣的颜色呈现出青红相间的状态,完全红色的冬枣则较为罕见。需要注意的是,完全青色的冬枣并非冬枣,而是青枣,通常在四五月份上市。为了增加利润,有些不法商贩会用糖精、剂等浸泡冬枣或青枣,制成有毒的“糖精枣”进行销售。
这种“红枣”中的糖精钠、甜蜜素等添加剂虽然能增加甜味,但过量食用对健康不利,可能引发恶性中毒,特别是对老人、孕妇、小孩等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人群危害更为明显。
在购买冬枣时,消费者应擦亮眼睛,避免购买到糖精枣。那么,如何识别糖精枣呢?
首先要观察枣子的颜色。糖精枣的颜色通常是绿红分明,边界清晰。可以触摸枣子的果皮,看是否有褶皱或蒂部是否萎蔫。糖精枣的储藏性较差,放置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果皮果肉分离、易烂的情况。品尝枣子也是一个有效的识别方法。糖精枣的果皮可能是甜的,但果肉不甜,而且洗枣的水也会发甜。如果觉得不卫生或者不想品尝,还可以通过观察枣子表面是否有粘稠感(即是否粘手)来判断。特别是注意,糖精钠浸泡过的枣表面会显得略软,而正常的枣则较为坚硬。切开后观察断层,糖精枣的断层与果肉之间可能会有浸泡腐化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