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醒后,师父已然洞悉了昨晚之事。他目光在我身上停留片刻,以示告诫:“不可有害人之心,亦不可无防人之心。于世道之中行走,须得谨慎,以免遭受他人之报复。”我恭敬回应:“师父请放心,入屋观人微妙,出外察言观色,弟子自会留意。”
晚饭之际,姐夫提出借车之请,意欲拜访市书协的刘秘书长。我答道:“无妨,我稍后步行,此处离我家并不遥远。”姐姐则提议我开家中的别克车。我轻笑附和:“我也有自己的虚荣心嘛。”姐姐瞟了我一眼,半开玩笑地说:“年底了,或许也该换辆新车了。”
晚饭后,我沿着春秋江畔散步,十来分钟便可至茶馆。当晚工作顺利,待我测至第四位客人时,便对引座的姑娘说:“今夜仅测至此,若有需要再续。”
随后迎来一对夫妇,女子体态,男子则较为瘦弱。我礼貌地请他们入座。女士开口询问:“先生,我们想为女儿的婚事求个指点。”我指了指桌上的纸笔供其书写。女士写下一个“出”字。
我细细端详这个字,从结构分析,两座“山”字相叠,暗示着女方对婚姻的期盼。而后从女士的眼神中,读出了她对女儿婚事的担忧。“你女儿至今未婚,择偶之路波折不断。”我的话语平缓而坚定。
接着进一步解析字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你们所介绍的对象风格文雅秀气,然你女儿却心有所属——高大壮实的男士。”同时借相人之术,观察女士的眼动与微表情,以验证所言之实。
女士听后有所触动,我便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见解:“你女儿的择偶标准与你们所偏爱的截然不同。若想化解此等矛盾,需双方坦诚沟通。”
随后女士提出疑问:“我们能否改变自己的想法去适应她?”我随即点出女士的丈夫中年事业受挫的问题并表示“扭转局面对双方都有一定难度。”建议双方尝试以新视角来理解女儿的选择并给予她充分的支持。
待解释完之后我便起身与夫妻二人道别时记录下我的联系方式供其日后联系。夫妻二人连连道谢后离开茶馆。
下班路上我却觉得有人暗中跟随似乎是我过去曾经遇到过的“强四”。我便将手插入裤袋里握住那袋“定身粉”,随时准备应对突况。直至我进入粉店避难时才确认无人。不禁让我疑惑:这究竟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