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递业务繁忙的时期,双11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快递员们忙碌于送件的也“更乐于”接收新件。
广州的陈宇先生,作为某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的双11活动周期较长,从10月下旬开始,派送订单的数量便稳步增长。根据他们的预估,今年的双11派送高峰期将在11月中旬接近尾声。
在快递揽收方面,受到部分客户退换货需求的影响,陈宇指出预计揽收量的小高峰将在派送高峰之后一至两天出现。
该网点平日散单的揽收量约为每天180件。到了双11购物狂欢节时,散单揽收量急剧上升,每日增长约50%,达到了近300件。这显示出消费者在双11期间对于退货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从整体业务量来看,网点的派件量远高于揽件量。陈宇透露,双11期间每位快递员需要派送的件数在700至1200件之间。尽管揽收量增长了50%,但对于他们的50位快递员来说,揽收的工作量仍然相对较少。
从经济角度来看,陈宇指出在揽收过程中快递员的收入更高。他解释说,“揽收的单票收入相对较高,当派送收入低于1元时,揽收的单票收入是派送收入的2到3倍,平均每件能达到2元多。”这使得快递员更倾向于揽收工作。
综合来看,陈宇预计今年双11期间快递员的总体收入将提高30%至40%,许多快递员甚至有望收入过万。
在双11期间,部分消费者会在签收时直接选择拒绝接收商品。“例如,当消费者购买了重复的商品或是一时冲动下单后,他们可能会选择直接拒收货物。”这些被拒收的快递原路退回,虽不产生额外费用,但也可能对快递造成一定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双11的价格策略与往年有所不同。以往双11期间快递员的派送费用会有所上涨,但今年则保持了稳定。不仅单票的派送费用和揽收费用与平日持平,而且许多商家并没有在双11期间上调快递费用。
另一位网点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分享道,他们网点的揽收费用是派件费用的一倍左右,价格在2元至3元之间。从他们的日常数据来看,平时散单的揽收量大约是2500票左右。今年双11期间,他们网点的散单日均增长了几百票,但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
他解释说,这可能是由于消费者在进行电商退货时更倾向于选择与平台合作的快递品牌。当消费者选择退货时,如果平台使用的是合作的快递品牌进行退货服务,那么周边的其他网点可能无法接收到这些退货订单。
驿站派单现象也值得关注。许多驿站采取加盟制,如果某个品牌的快递员负责了驿站的工作,那么该品牌的快递将更容易在退货时被选中。有消费者证实了这一点:“在收货时各种品牌的快递都有可能收到,但在退货时通常都是固定的快递员取件。”
运费险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由于许多电商平台都提供了运费险服务,消费者在退货时无需进行任何操作,平台便会直接安排合作的快递公司来取走退件。这导致电商平台与特定快递品牌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从商业角度来看,电商退货已经成为各大快递公司重要的业务来源之一。以顺丰为例,其在半年报中提到在某些电商平台的退货件份额高达70%-90%。顺丰速运小程序还推出了消费者网购退货下单的新功能。
申通等公司在其半年报中也提到了持续提升散单和大客户拓展能力的重要性。这包括积极拓展多个电商平台的逆向退货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