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句式,仿佛一记重拳出击:询问关于购车预算,如“您好,十万块钱能买什么车?”
仅仅知道预算的局限性何在,就像在婚介所登记信息,标明“准备了十万彩礼,帮我找个合适的伴侣”。这种提问方式可能让你意外地得到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
今天,我将以资深汽车编辑的身份,为大家梳理一个更为明晰的购车思路。
重点提示:以下内容主要针对初次购买家用车的消费者,我们将从“家用”的角度出发进行解析,对于高阶玩家则可自行选择参考。
第一步:明确预算
了解自己的购车预算是购车的基础步骤。我建议为预算设定大约15%的上浮空间。例如,如果心理预期是十万的裸车价,那么考虑到可能的喜好因素和上浮空间,大约十二万的裸车价也可以接受,这就是你的购车预算上限。
设定明确的预算上限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简化前期的筛选过程,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在销售过程中被误导而超出预算。毕竟,有时候过于激动可能会让人失去理智。
第二步:以“预算+外观”进行初步筛选
各大汽车网站都提供了选车页面,可以根据预算自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车型。然后逐一浏览这些车型的外观,留下顺眼的,剔除不顺眼的。
外观在选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再好的车型,如果外观不符合个人喜好,也很难产生购买欲望。我认为以外观作为初步筛选的方法之一是非常有效的。
第三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精选
家用车的选择涉及多个方面,如品牌、空间、配置、制造工艺、油耗、舒适度、噪音、操控性、动力性能、质量稳定性以及保养等。在选车前,应先明确自己的需求。
不同年龄段和生活阶段的人对车辆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年轻人可能更注重动力和操控性能;而家庭稳定的中年人则可能更看重空间、舒适度和质量稳定性。在精选阶段,要仔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用车需求。
第四步:实地看车与试驾
经过上述精选过程后,理想情况下应该剩下五款以内的备选车型。再去4S店看车也不迟。试乘试驾是购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试驾过程中,应仔细体验车辆的驾驶感受、乘坐舒适度、动力性能、转向灵活性以及噪音大小等方面。
关键是要将试驾的体验与你的预期进行比较。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对五款备选车型都进行试驾。这样你会对每款车有更深入的了解。按照这四个步骤进行操作,你将不再是一个对购车毫无头绪的人。
以上四个步骤是一个粗略的购车流程方向,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分享出来希望能对那些没有购车经验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