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天都有许多人以各种方式告别这个世界,他们选择从高楼跳下,或是沉入河底,或是服下,或是选择卧轨、上吊、甚至是扣动。起初,我对于这种选择难以理解,当一个人连死亡都不惧怕时,生活中又有什么难以逾越的障碍让他们选择了呢?现在我开始思考,死亡或许容易,但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却真的非常艰难。
那些选择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感到生活已经失去了控制,仿佛自己已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被无尽的迷茫所包围。
正如那句古话所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我们面前,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希望看到当事人走向绝路。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积极地去帮助他们。
一位国外的危机谈判专家在接受电视专访时分享了他的经验和做法。
我们要努力转移当事人的注意力,让他们从的念头中分散出来,倾听我们的声音。
我们不需要说那些空洞的安慰话,比如“我是来帮你的”。如果他们刚刚经历了亲人的离世、爱人的失去、或者是失业等打击,我们简单的帮助之词是无法触及他们内心的。
相反,我们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痛苦,能否告诉我更多关于你的感受?”这样通过积极的倾听,与他们建立信任的关系。
我们可以使用鼓励的话语或者轻松的交谈来引导他们开口说话。有时,当事人可能会长时间保持沉默。但当我们谈论各种话题时,一旦触及他们选择的原因,他们可能会有所反应。这时,我们需要紧住这个机会,适度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
提醒他们想到自己所爱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冲动的瞬间,他们可能会忘记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性。他们可能感到自己辜负了家人的期望,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他们的孩子始终敬仰他们。我们可以试着让他们想象一下孩子在特殊时刻的情景,比如学校开家长会时没有父母在场,或者是孩子结婚时他们不在场,他们会是什么心情。
我们可以告诉当事人:“花一天时间去思考你的家人和孩子。如果你最后还是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么请至少给我们一个机会,明天再来。”
我们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私事和生活中的困难。也许我们自己的处境比他们更糟糕。即使这样,也不要夸大其词或故意说谎来博取同情。用真诚的话语与他们交流,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那些从死神手中挣脱回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