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了解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并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 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摄氏温度的标度方法。
3. 了解生活中常见温度值。
4. 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掌握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物态及其变化
1. 物态
固态:如铁钉、冰块这类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液态:如水和牛奶这类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
气态:如空气这类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要点诠释
在常温下,物质通常呈现为固态、液态或气态,这三种状态是物质常见的状态。
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会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发生物态变化。
要点二、温度及其测量
1. 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 摄氏温度
单位: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义为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
3. 温度计
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工作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具体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要点三、特殊温度计——体温计
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
使用特点:体温计离开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后仍然表示的温度。在使用前需将缩口上方的水银甩到玻璃泡中。
【典型例题及解析】
(略)【答案】及【解析】详见题目后部。此处仅列出题目及类型,不详细展开解析。
类型一、物态及其变化
题型举例及解析(略)
【答案】及【解析】详见题目后部。
类型二、温度及测量
题型举例及解析(略)
【答案】及【解析】详见题目后部。此处主要涉及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类型三、求实际温度
题型举例: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当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5℃,放入沸水中时示数为95℃。问: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时示数为23℃,则实际温度为多少?等。
【答案】解析中提到,实际温度与示数的关系需通过标度转换来求得,具体计算过程从略。
类型四、体温计使用及相关计算
题型举例及解析(略)
【答案】涉及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使用方法,如甩体温计、读数等。具体计算及答案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