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安 E网燃气
一直以来,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的判定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在正式公告的《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中,对于燃气经营者的责任有着明确的规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标准中的第八条明确指出了燃气经营者供应不具有标准要求警示性臭味的燃气将定为重大隐患。
对于这种具有标准要求的警示性臭味的具体数值,一直是众多业界人士讨论的热点。特别是在添加四氢噻吩时,关于其浓度值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如8mg/m3、20mg/m3等。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简单的论述。
——摘自《城镇燃气经营安全标准解读》
在城镇燃气输配管道系统中,四氢噻吩作为一种常用的加臭剂,其作用至关重要。它能够在燃气泄漏时散发出明显的气味,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并应对。各类标准和规范中均对四氢噻吩的添加量有明确的要求。
根据《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 55009-2021的强制要求,燃气应具备当其泄漏到空气中时,嗅觉正常的人可以感知的警示性臭味。
当燃气不符合这一规范时,应进行加臭处理。加臭剂的最小量需满足一定条件,以确保在特定情况下人们能够察觉。这里的“应能察觉”是指嗅觉正常的普通人,在空气-燃气混合物的臭味强度达到一定级别时,应能感知到燃气存在。
对于不同加臭剂,其对应的浓度值(K值)因人的嗅觉差异、燃气成分及使用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天然气为例,若以其主要成分甲烷的下限为参照,采用四氢噻吩作为加臭剂时,其末端最小的加臭剂浓度可计算得出。
一、最终用户端8mg/m3标准的重要性
8mg/m3的四氢噻吩含量标准在最终用户端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标准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确定的,旨在确保居民用户能够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当燃气泄漏发生时,这一浓度的四氢噻吩能够及时提醒用户采取紧急措施,从而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二、起始端加臭的考量
在城镇燃气输配管道的起始端添加四氢噻吩时,通常会考虑理论值的2~3倍,即20mg/m3。这并非作为判断合格的标准,而是考虑到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虽然起始端的加臭量较大,但实际判断系统是否合格应以最终用户端的实际含量为依据。
三、加臭量的合理设置
加臭量的设置应基于科学计算和实际经验。虽然起始端添加20mg/m3四氢噻吩是一种预防措施,但不能作为唯一判断标准。判断系统是否合格应以最终用户端的实际含量是否达到8mg/m3为标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应积极探索更加精准、高效的燃气加臭技术和方法。
陈寿安个人小结:在城镇天然气输配管道中,四氢噻吩的添加判断标准应以最终用户端的实际含量为准。起始端的加臭量只是考虑了管道输送中的附着等因素影响的经验参考值。为了保障燃气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应积极探索更加精准的加臭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