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卫国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
一个恰当的“课题题目”,是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关键。在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选题难题,题目要么过于宽泛,要么指向性不明确,操作起来困难。有的教师将论文题目、工作报告的题目与课题题目混为一谈,导致题目过于花哨,影响了对研究内容的把握。立项后却无从下手,致使研究中途夭折,浪费了优质的“题目”资源。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题目,成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以下是一些选题的经验和技巧。
一、问题的选择技巧
课题的来源主要是问题,存在于每位教师的周围,伴随着教师的教育生涯。教师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都是课题研究的问题。教师常因忽视问题的存在而错过研究的机会。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发现并抓住身边的教育问题:质疑、观察、分析与研究。
1. 质疑
教师要对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质疑。这不仅仅是调整教学目标或教学方法,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探索。当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教师不能单纯归咎于学生,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不同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 观察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异常行为,从中寻找与研究相关的问题。观察不仅是了解学生行为的基础,更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关键。
3. 分析
分析是对研究内容进行的一种结构化解析,可以看作是“要素分析”。教师可以将研究内容视为横坐标,研究对象视为纵坐标,进一步对内容与对象进行分析。如语文学科可以细分为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教材内容的研究。
4. 研究
运用“研究”的方法是指在已有研究中寻找问题的方法。有经验的教师可以从当前的研究过程、结果中寻找进一步的研究问题。
二、题目的描述技巧
题目是课题研究的窗口,一个好的题目能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研究的内容。描述题目的技巧包括:了解题目类别,确保准确性;掌握题目要素,确保完整性;变换题目描述,确保新颖性。
1. 了解题目类别
题目类别主要指向研究内容的指向性。如主题式题目、要素式题目、关系式题目、方法式题目、目标式题目等。教师需要根据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题目类别。
2. 掌握题目要素
一个好的题目应包含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三个要素。教师应确保这三个要素在题目中清晰体现。
3. 变换题目描述
为使题目更吸引人,教师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描述题目。如运用简缩替代法来变换题目的描述方式,增加题目的新颖性。
三、价值判断的技巧
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教师需要对课题进行价值判断。这包括实用性的判断、前瞻性的判断和科学性的判断。教师要确保所选课题既具有实用性,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以便在研究中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略。
本文内容节选自教育科研公众号“小课题研究”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