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始人张勇的退居幕后后,海底捞(06862.HK)迎来了新的掌门人——杨利娟接任CEO,并随之披露了其2021年的经营概况。
在2021年的尾声,海底捞发布了其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年度公司收入达到411.1,较前一年增长了43.7%。虽然亏损达到了41.6,但是这一数字仍然低于此前预警公告中的最高预估亏损上限45。
海底捞首次面临上市后的年度亏损。对于外部环境,公司指出新冠肺炎的反复对民众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尽管防控能力的提升和接种的推广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基础,但全球消费者信心仍然较前明显下降,未来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就公司自身而言,过去两年的快速扩张虽然带来了体量的迅速增长,但也加大了管理难度。管理层正密切关注经营状况,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公司的运营在年内仍有所波动。
不同于行业普遍的涨价趋势,海底捞在2021年却出现了客单价的下滑。据财务数据显示,顾客人均消费从2020年的110.1元下降至2021年的104.7元。
对于此现象,海底捞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可能与顾客的点餐量变化有关。数据显示,半份菜的点单量在2021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翻台率的下降也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视。
海底捞的翻台率在2021年总体平均为每天3.0次,较前一年的3.5次有所下滑。这主要是由于的影响导致消费者外出就餐次数减少,以及上半年门店的快速扩张所引起。
财报数据进一步揭示了海底捞在2021年上半年的门店新增数量为167家,下半年则新增了363家。这一扩张策略给公司的资金链带来了压力,导致业绩出现下滑。在形势的倒逼下,公司及时调整了策略。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海底捞承认了先前的误判,决定收缩逆势扩张的计划,转而执行“啄木鸟计划”。这一计划涉及到关闭部分业绩不佳的门店以及适当控制未来资金投入。到年底为止,有260家门店永久关闭,32家门店暂时停业休整。
据最新数据显示,“啄木鸟计划”自实施以来,海底捞的翻台率数据已有明显改善。海底捞在应对挑战时也面临着员工数量和人力成本的持续增长。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的员工数量达到了146,584人,相比2020年的131,084人有所增长。这使得员工成本从96.76上升到了148.75。海底捞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业务扩展导致的雇员人数增加。
根据相关计算,海底捞的人均年薪在2021年为10.15万元,较前一年的7.38万元有了显著增长。而在扣除董事工资后的人均年薪也有所增长。在3月23日的股市交易中,海底捞报收于每股13.24港元,较前一日上涨了3.6%,总市值为738亿港元。
综合上述数据和动态,可以看出海底捞在新的CEO杨利娟的带领下正逐步走出困境,重新定位其发展战略。
未来之路虽充满挑战,但海底捞仍在积极应对并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