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菌子丰收的季节,种类繁多,有的可食用,有的则不然,还有些带有微妙毒性。在这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它们如秘密般生长着。接下来,让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在我这里常见的野生菌类。
这种广为人知的鸡枞菌。鸡枞常常成群结队地生长,个头偏小,菌帽相对较薄。但它的香味浓郁至极,即使相隔五六十米也能闻到那股独特的味道。小时候,我常常循着这股香味去寻找,有一次我捡到了七八十朵之多(真是令人怀念啊)。这种鸡枞煮汤后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再来说说另一种鸡枞。这种鸡枞通常单独生长,有时两三朵聚在一起。它的伞帽较大,我捡到的最大直径达到二十多厘米(像小时候洗脸的瓷盆那么大)。肉质肥厚,香味较前一种淡一些,但同样鲜美无比。小时候捡到这种菌子的次数虽多于前一种,但在数量上却不及成群结队的那些。
我们这里还把一种菇类称为南瓜菇(尽管我不清楚它的学名)。这种菇小时候满山遍野都是,一片连着一片。它的口感稍显粗糙,因此小时候我很少捡。如果捡的话,都选那些刚长出的小朵朵,比图中展示的最小那朵还要嫩一些。不知何故,后来这种菇变得比较稀少了。
还有一种叫做松毛菇的菇类也很受我们喜欢。通常在有松树的地方可以找到这种菇。它的口感非常细腻。听我母亲说,我小时候表亲中有一次因为贪吃刚出锅的松毛菇,结果因为太滑直接吞了下去,烫到了胃部,那滑稽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虽然南瓜菇和松毛菇看起来有些相似,但一旦仔细观察实物,就会发现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菌帽的外观就有着明显的区别,一个是光洁的表面,另一个似乎有一层薄膜包裹着。而在背后则是截然不同的纹理和网状结构。
再来说说青堂菇吧。这种菇比较常见,但具道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小时候只是觉得它的外观不太吸引人[捂脸]。尽管如此,它仍然是我捡得比较多的菇类之一。
羊肚菌也是一种常见的菇类。我小时候听母亲说当羊雀叫的时候就会有这种菇出现。虽然我从未见过这种鸟,也不知道它的学名是什么,但我知道这种菇的口感很好、脆脆的。我很少捡到这种菇,通常是父亲捡得多一些。他喜欢用猪油和豆瓣酱蒸着吃它和它们真是相得益彰的绝配呢!但我总觉得是不是因为豆瓣酱味太浓了掩盖了它的本味啊?……呃……想到这我也有些许后悔呢。
另外竹荪也值得一谈是一种稀有的野生菇类我见过的也很少但是我知道它在煮熟后汤汁鲜美非常市场上有许多人工养殖的竹荪可以买来尝试一番哦!
最后竹菇又名竹燕窝也很有特色长在竹林里看着挺好看但采摘不易需小心上面常有小虫尸道淡雅放些泡椒炒制更佳十分下饭呢!
最后地木耳也是值得一提的它常常在夏雨后出现晶莹剔透的样子非常可爱但是沙粒很多清洗起来很费劲儿我虽没吃过但听说味道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