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探讨我们的产品及其所在领域中的各种竞品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何为竞品,以及它们都有哪些类型。
我们会提到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尽管这并非直接描述竞品,但它是一个对任何产品及其市场环境都重要的工具。
1. 直接竞品
当谈及我们的产品时,直接竞品显然就是与我们生产的产品属于同一类型的产品。以汽车领域为例,如果你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那么你的直接竞品可能就是像特斯拉、比亚迪、理想ONE和小鹏汽车这样的品牌。它们拥有相似的产品形式和目标用户。
2. 间接竞品
间接竞品虽然不是同一类型的产品,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同一市场或领域。例如,饮料市场中的可口可乐、加多宝和元气森林。尽管它们的产品形式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饮料,争夺着消费者的选择。
3. 替代类竞品
替代类竞品是那些看似与我们的产品不相关,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却能替代我们产品的竞品。
其中一类是时间上的替代品,如微博和抖音。在用户的时间分配上,这些平台会相互竞争。当微博流行时,人们可能更多地花费时间在微博上。但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抖音等平台开始吸引更多的用户时间。
另一类是预算资源上的替代品。当用户面临有限的预算时,他们可能会选择更经济实惠的商品来解决问题。例如,空调和风扇就是这种关系。
还有一种更为隐秘的替代类竞品,可以被称为跨界杀手。它们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能够抢占对方的用户。比如外卖与方便面、智能手机与单反相机之间的竞争。
4. 参照品
这些产品并不具有直接的竞争关系,但可以作为学习和借鉴的参考对象。比如其他产品设计风格、功能特点、性能参数等都是我们可以研究的内容。他们的推广策略和广告文案也是我们获取灵感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