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明代宣德炉
概述:宣德炉以精炼黄铜为材料,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暗紫红色。炉体规整,造型典雅,直口方唇,颈部矮细,腹部扁鼓,圈足设计稳重。在口沿上巧妙地置有耳部装饰,底部刻有楷书款识“大明宣德年制”,成为书的一抹精致陈设。
在晚明时期,文人墨客追求生活美学,焚香品茗、琴棋书画等生活艺术应运而生。而宣德炉中升起的香气,恰能令人心境澄明,如水般平静。
宣德炉源于明代宣德年间所制的铜香炉,代表了一种特殊的美学与工艺。收藏家王世襄虽表示难以寻觅与古代记载完全相符的标准器,但明清时期的铜炉作品,其精美的制作依然令人赞叹。
习俗与节日仪式:
宋词引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祭月仪式:
中秋节的祭月仪式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习俗之一。当月亮从东方缓缓升起时,人们会在庭院中设案祭拜。供品主要以月饼、瓜果和桂酒为主。而祭品的容器常常为圆形,象征着团圆和和谐。祭拜之后,家人团聚在一起,共饮桂花酒、赏月谈笑。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树、唐玄宗游月宫等故事也常在此时被讲述。
中秋祭月的流程十分讲究,包括沐浴、安放祭桌、摆放祭品、参祭者就坐、祭月、上香、祭酒、读祝文、焚祝文及月光纸、拜月、从献以及最后是礼成和大家一起赏月、宴饮等环节。
这些仪式不仅是对月亮的敬仰和祈愿,更是对家庭团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