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题依然围绕组件展开,探讨的是工作流组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SaaS行业的兴起,工作流组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出现频率及使用场景的多样性也在逐年增长。
一、工作流概述
工作流,英文名为Workflow,是一个商务术语,指的是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自动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计算机编程设定一套固定的操作、计算流程,以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
例如,企业的OA系统自动记录员工的打卡情况,并每月汇总数据生成报告发送至人事邮箱。工作流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是自动化概念中的重要角色,也是数字化服务、生产的基础建设。
过去,工作流主要由产品经理制定,再由工程师开发交付。但随着技术和SaaS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将工作流的定义交给用户自己完成,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并实时响应高速迭代的业务。
工作流在低代码开发平台以及AIGC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著名的绘图软件开始采用工作流模式的Comfy UI,以及字节开发的AI产品COZE,让用户结合AI模型自定义工作流,制作专属的AI工具。
二、工作流组件的特点
工作流组件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灵活性和自由度。它所呈现的图形结果直观,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理解和操作。在工作流图中,节点和关系是两个核心要素。
节点代表在流程中每次进行的独立处理、判断、计算步骤。而关系则通过连线来表示流程的方向和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工作流组件的设计需要从业务和产品层面理解组件能够完成的工作,中间包含的节点类型以及节点之间的联系。设计师需要定义一套符合当前场景的图形交互规范,以确保组件能够落地使用。
三、工作流组件的设计要点
(1) 画布规则
设计工作流时,画布是一个重要的交互对象。我们需要确定画布的区域和操作规则,包括平移和缩放功能。虽然缩放功能对于某些场景来说可能并非必要,但如果有需要,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实现这一功能。
(2) 节点排版
节点的排版可以根据项目需求选择自由的排版方式、网格布局模式或固定布局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场景进行选择。
(3) 节点适应
如果节点的内容五花八门,那么节点卡片大小应该自适应。应注意不是无差别地调整节点的大小,通常宽度是固定的,高度则根据内容自适应。
(4) 连线模式
连线用于表现节点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确定连线的模式,包括曲线或折线,以及连线的层级和位置。连线的实现需要考虑清晰度和易用性。
四、结尾
每个项目的工作流组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标准的答案。设计师需要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取舍和调整。如果有自己的项目案例经验,欢迎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