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人工智能的探照灯,透过我们,它更深刻地洞察世界,实现自身的飞跃成长。重庆瑞铭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吴宏羽,以这样独特的视角描绘其职业之美。
随着AI技术的持续推进和众多应用的落地实施,AI训练师这一职业如春笋般崭露头角,并逐渐壮大。自2020年2月被正式纳入职业分类目录以来,其职业规范日益清晰,这充分体现了AI行业的蓬展势头,也坚定了吴宏羽对这份工作的信心。
寻找工作的价值
吴宏羽,一位从重庆工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走出的毕业生,曾任职于银行并投身支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了与百度合作的重庆奉节县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正在招募成员。因着对“数据标注员”这一未知领域的兴趣,她加入了其中,逐渐知晓其另一种称谓——人工智能训练师,她发现这是一份极具潜力的职业。
AI训练师的核心任务是利用智能训练软件进行数据管理、算法参数调整、交互设计以及性能等多元化工作。数据标注员与AI算法测序员是其两大组成部分。刚开始时,吴宏羽对操作系统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流程都需要深入学习和探索。在电脑上,她按照项目要求,处理着不同场景的图片,通过精准的标注将图片、语音等信息转化为AI可以理解的代码。
随着不断学习和实践,吴宏羽逐渐深入理解了这份工作的内涵。“AI就像初生的婴儿,我们如同启蒙的老师,引导它认识和识别世界。”她表示,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打磨,她的标注准确率不断提升,为AI提供了更为丰富和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专业成长的足迹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吴宏羽所处的数据标注基地不仅自身蓬展,更是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基地快速孵化出多家专业数据标注企业,为数百名数据标注师提供了就业机会。而吴宏羽本人也从最初的20多人团队中的一员,成长为近70人团队中的审核质检员。
更令她欣喜的是,在推动智能产品不断升级的她也见证了AI技术的飞速进步。“从最初的2D平面图片到3D立体图像的转变,再到2D与3D的融合标注,甚至包括手势采集的应用,”吴宏羽分享道,“这一切都在证明我国的无人驾驶技术在不断地飞跃发展。”
因工作表现突出,吴宏羽如今承担着对其他数据标注员工作的审核和质检任务。但即便如此,她依然保持着持续学习的态度。“数据标注员需要具备多行业背景知识,”她强调,“同时由于工具平台的多样性,我们也要不断学习新的操作方法和规则。”
影响与未来
吴宏羽的职场故事引起了身边朋友的关注和共鸣。她的经历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一职业中。“我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加入这个行业,”她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才为AI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