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的初旭刚映照着义乌市福田街道,江北下朱村的清晨依旧在夜晚的沉寂中尚未完全醒来。许多店铺的门仍紧闭着,街道上的行人稀少,带着一种初醒前的静谧。
在村口的指示牌前,一名男子穿着一身睡衣,脚踩一双轻松的卡通棉拖鞋,踱步走过时手里提着一袋早点。据邻近的早点店老板透露,这位男子在前一日晚开始了长达十多个小时的直播,此刻饥肠辘辘,出来觅食。
午后时分,随着街道上车水马龙,快递小哥穿梭其中,江北下朱村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如今,主播们在义乌的流行玩法就是寻找供应链货源,拍摄短视频吸引流量,再通过直播的方式变现。
尤其到了下午四时左右,江北下朱村迎来了最为热闹的时刻。各色商品在商户门前堆积如山,主播们三五成群地围绕着货架和老板们商讨价格。其中一位“手拉手一站式资源中心”的透露,期间,直播行业与供应链一同迅猛发展,流量比平时更为可观。
在这里,草根直播间是如此坚韧
江北下朱村的主播大多为自力更生的草根创业者。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怀抱梦想、充满创业激情,但启动资金有限。例如两位女主播在商户门前走红毯、拍段子,引得路人侧目。
女主播李玲的直播间里,高音量、快速语速的推销不断重复,她的身边堆满了各种货品和支撑灯架。她与团队成员每晚轮流直播,耐心地与粉丝互动、更新价格和后台数据。每次直播结束后,大汗淋漓成为他们的常态。
无论是在直播卖被子的姐妹,还是从地产策划转行做主播的兄弟,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逐着直播的梦想。他们的直播程序和话术都经过精心设计,目的都是最大化地转化点击购物。
直播带货的热潮与挑战
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不少厂家选择直接入驻村内,导致房租迅速上涨。面对高涨的运营成本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主播们不得不努力寻求生存之道。
像李云香这样的商家感慨道,仅仅因为直播带货的火热,一间店铺的租金在短短时间内从2.5万飙升至15万。商家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努力提升营业额以覆盖高昂的租金。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期间众多机构和厂家纷纷投身短视频创作和直播行业,使得这个“赛道”变得异常拥挤。
江北下朱村的村金景喜表示希望降低房租以吸引商户留存。但行业内的优胜劣汰加速了竞争白热化,也让小主播的生存空间更加狭小。
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主播们依然选择坚持。如这样的东北人,虽然面临种种困难和压力,但她依然选择在不足2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坚持直播。
“时常播着播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笑了。”这是许多初入行的新主播的心声。他们用笑声和泪水诠释着草根创业者的坚韧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