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阳光和磨洋工的区别 老板都喜欢磨洋工的人

2025-02-1014:57:37销售经验0

在集体生产时期,由于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制度,有时不免给一些心思活络、擅长寻找捷径的人留下可乘之机。他们能够巧妙地利用规则的漏洞,少出力气却依旧能够获得工分,甚至高工分。对于这种情况,生产队的们时常感到束手无策,这无疑是当时下的一个挑战。

当时,许多农活无法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大家伙都是一起干活,氛围热闹。这也给了一些人投机取巧的机会。他们干不了多久就会用工具支撑着下巴,讲些轻松的笑话或者不恰当的段子,引得众人一阵欢笑。即使们费尽口舌劝说,也往往无济于事。如果批评得严厉了些,他们就会找各种借口偷懒,比如假装身体不适,或者以各种理由暂时离开工作岗位。

对于那些需要按趟数计算的农活,如锄地,老实人总是仔细地一锄接一锄地工作,而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则会选择锄两锄留一锄的空隙,甚至为了赶进度而不惜误伤庄稼。们既要干活又要监督,难以时刻紧盯这些人。

对于按重量计工分的活计,他们的“技巧”更是层出不穷。例如在割草时,他们会在筐子里混入土块以增加重量,或者在无人注意时将他人已称重的草偷偷放入自己的筐中。尽管这些行为不易被发现,但终究难以逃过细心人的眼睛。

在拾粪这类也是按重量计工分的活计中,有些人会在粪中掺入土,使得粪筐中有一半是土。记工员或若提出质疑,他们则会振振有词地反驳,令人生气却又无法反驳。

尽管在那个时期,大多数社员都是踏实肯干、勤劳本分的,但总有一些人喜欢投机取巧、偷奸耍滑。这些人始终是少数。

随着开放的推进,工作变得更为自主,那些曾经习惯于磨洋工的人也开始踏实工作。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的深入,那些依赖手工和体力劳动的农活已经被机械化操作所取代,农村几千年的传统生产模式也已成为历史。

注:本人曾亲身担任过生产队及记工员,目睹了这些人和事的发生。虽然还有许多细节没有一一列举,但这些都是那个时代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