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参数,它专门用来衡量和测量电力设备的效率。这个因数与电路的负荷性质紧密相连,就像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就是1的例子所示。
通常情况下,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一般不会超过1。那么,为什么当功率因数过低时,供电局会进行罚款,罚款的具体金额又是多少呢?
根据《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设备的管理”有着明确的要求。其中第十二条指出,新用户的功率因数若未达到规定标准,供电局有权拒绝供电。而第十四条则规定,对于不满足第十二条规定的电力用户,将按照批准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进行功率因数考核和电费调整。
以一个月用电量达150万kWh的工厂为例,若考核功率因数为0.9,而实际功率因数为0.87,那么该工厂将面临大约1.9万元的力调电费罚款。
附上一张以0.9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以便更直观地了解相关费用。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功率因数不达标的问题呢?
以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例,虽然光伏电站和电网都可以为负载供电,但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下,光伏通常优先供电。当负载稳定时,如果光伏出力增加,负载从电网获取的有功可能会减少,但若电站内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或智能投切失效,电站仍需从电网获取无功,这便导致了功率因数的降低。
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呢?
合理选择设备并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例如,确保电机容量与拖动负载相匹配,避免电机空载运行,并尽量采用同步电机等。
采用具有功率因数调节功能的产品。例如,CET推出的PMC-1606光储策略控制网关,它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提供了功率因数治理方案。该方案结合HDMI就地调控显示方案,通过内置的功率因数闭环调节策略,可以接入逆变器、考核点电表等设备,以考核功率因数为目标值对逆变器进行动态闭环调节,从而平衡逆变器的有功和无功出力,既考虑发电的经济性,又确保功率因数满足电网考核要求。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电力设备的运行,提高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局的罚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