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保目录的更新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国产PD-1物与进口PD-(L)1物之间的竞争态势愈发激烈,尤其在定价策略上均有所动作。今日,我想深入探讨一下那些在公开谈判中降幅显著的品品种。
降幅居首的是海思科的独家品种——多拉司琼。经过调整,其支付价格降为13.6元/支,降幅高达90.6%,这一数字在某种程度上已可与集采竞争的激烈程度相提并论。在良好的集采环境下,通常不会出现如此大幅的降价。我认为其降价是出于无奈,若不降,极有可能被剔除出医保名录。这并非因为多拉司琼是受专利保护的创新,而是因为它原研在已停止销售,尚未找到参比制剂。这使得各大仿制企业跃跃欲试,但由于条件限制,尚不能仿制。其竞争对手如昂丹司琼、帕洛诺司琼等在地方集采中的价格也已压低至数元一支。从物经济学的角度看,多拉司琼相较于同类产品并无显著优势来支撑其高出同类产品几十倍的价格。该在国外说明书中已去掉化疗止呕的相关适应症,与同类别止呕相比存在先天不足。与其维持高昂价格并可能被踢出医保,不如降低价格以留在医保名录中,待其他止呕进入集采时再考虑价格策略。
另一款引人注目的品是奥普力农。降价后,其价格降至198元/支,降幅达89.6%,成功进入医保名录。奥普力农是河北爱尔海泰的独家品种,作为第三代磷酸二酯酶III(PDEIII)抑制剂,在市场上与氨力农、米力农等竞争。虽然米力农销售表现优异,但奥普力农的销量与之相比尚有差距。从品属性来看,奥普力农靶向性更好、安全性更优。该产品的一个问题是原研并未在国内上市,缺乏原研推广的助力。该品仅在日本上市,未在和欧洲上市。我国对国外上市品的认可度以欧美日全面上市为最高,单一市场上市的品在推广上可能存在短板。爱尔海泰公司规模中等,推广能力虽有一定水平,但面对品大幅降价进入医保后的放量增长压力,仍需面临厂家自身推广能力及后续仿制企业竞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