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纪实|清流工作室
极越汽车面临“突发困境”,背后大股东吉利控股的动向引人关注。
顶层设计之谜
据探查,极越汽车的经营主体可能为注册于开曼群岛的“集度汽车公司”。清流工作室发现,百度控股与吉利控股在集度汽车公司的持股比例曾在2023年达到51.14%和39.4%。但自2024年8月起,超过30%的股权似乎已转移至吉利控股创始人李书福及其关联人士名下。
资金链的
外界对极越汽车的财务状况充满疑问。传闻中的“70财务窟窿”是否真实存在?其背后的股东,尤其是吉利控股和百度,将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吉利撤退的背后
从员工视角来看,极越汽车的运营主体涉及多家公司,如“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及“北京集度科技有限公司”等,背后均与集度汽车公司有所关联。吉利控股是否已提前撤离,转由李书福接手部分股权,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股权结构的转变
根据公开资料,吉利控股对集度汽车的持股描述在2024年8月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39.4%权益转移至李书福及其联系人名下。这不禁让人猜测,在集度汽车危机全面爆发之前,是否已有股权转移的迹象?
百度:话事人还是投资者?
除了吉利控股,百度在集度汽车的股权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百度通过多次投资和认购股权证,持有集度汽车超过半数的股权,并拥有极大的控制权和影响力。百度方面表示,截至2023年底,并未取得对集度汽车的完全控制权,而是将其视为长期投资。
服务交易的复杂性
除了直接的股权投资外,百度与集度汽车之间还存在服务交易关系。百度向集度汽车提供智能驾驶、语音控制、云端服务等人工智能技术。这些服务交易的金额和性质成为审计和财务分析的重要一环。
内外的猜测与疑惑
不论是极越汽车的突然“闪崩”,还是其后的“倒闭”传闻,都使得其股权结构和经营情况变得扑朔迷离。多家媒体的采访和内部高层的不同说法使得这一事件的真相更加难以捉摸。
未来的出路与期待
面对种种和挑战,极越汽车及其股东需要尽快澄清事实、梳理内部事务,给员工、客户和投资者一个明确的交代。这也将是测试股东们决策能力和责任担当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