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价格骤降,山楂市场遭遇寒流,农民面临困境。
今年,农产品市场出现了不少行情变化,其中尤其引人注意的是那些过去畅销无阻的产品。有些曾经高价不愁卖的产品,现在却遭遇了滑铁卢,价格腰斩也难以卖出。不论是价格低迷、销售困难,还是高开后低走,农产品的市场表现都显得颇为复杂。更让人困惑的是,有的地方市场价格依旧高企,但产地价格却大幅下跌,这让种植户和消费者都感到左右为难。
近期,这样的问题在山楂市场上尤为突出。根据农产品网站的数据,尽管市场上的标价还在4元左右,但在产地,山楂的收购价格却只有区区8毛钱一斤。这一价格差异,让原本期待丰收的果农们倍感无奈。
山楂,这一红彤彤的果实,一直以来都是食品加工、医保健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从北到南,从过去的零星种植到如今的规模化生产,山楂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广西桂林平乐县的果农们也曾经因为山楂的丰收而满怀希望。
最近这里却有30万斤的山楂上市,但收购商给出的价格却让果农们难以接受。去年这个时候,山楂的收购价还是2块钱一斤,而今年却直接腰斩至八毛钱。这样的价格差距,让果农们苦不堪言。
尽管山楂的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可观,但近年的种植面积爆发式增长以及短周期的高产特性,却也让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果农们在面对低价时既无奈又心痛:不卖的话果子很快就会腐烂,卖的话价格又太低让他们心有不甘。
今年山楂行情的遇冷主要出现在一些交通不便、地处偏远的地区。由于收购商数量有限、运输困难以及路程遥远等因素,导致了当地的山楂销售困难。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些市场上山楂的价格还能卖到3-4块钱一斤,而在产地却只有八毛钱一斤的原因。
值得庆幸的是,有些山楂产区已经开始进行深加工,将山楂开发成其他产品,这样就不再完全受制于市场行情的波动。对于这一现象,您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