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多样,色香味俱佳的西红柿佳肴,从经典的红烧西红柿炒蛋到清新的凉拌西红柿,西红柿的魅力让人难以抵挡。其广泛流行于大江南北,几乎成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几年来,我们经常听到关于西红柿口感改变的讨论,那么大家的“儿时西红柿的味道”究竟是怎样的味道呢?我认为这很可能就是源自于普罗旺斯品种的西红柿的味道。
西红柿,别称番茄、狼桃、洋柿子等,从其名字中就能感受到其“外来客”的身份,原产于南美洲的彼岸。其种植历史已超过两千年。有趣的是,起初的西红柿并非用于食用,而是被当作观赏植物。它的颜色鲜艳,曾经一度被人们认为是有剧毒的水果,这也导致了“狼桃”这一名称的产生。
直到一位艺术家在16世纪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冒险品尝其滋味,才开启了西红柿走上餐桌的历史。传入我国后,它也主要是作为观赏植物。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有了关于西红柿可食用的记载。而在上世纪的某个时期,“神菜”西红柿炒蛋的推出,使其在菜肴中站稳了脚跟。
回忆起上个世纪十年代,那时西红柿的酸甜口感、沙软让人回味无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似乎感觉到了它的味道发生了变化。是西红柿本身变了?还是我们的味觉变得挑剔了呢?有时,张艺谋的电影《芳华》中女主角吃西红柿的场景,也会让我们想起对这种变化的感慨。
经过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发现这种变化与种植品种、种植环境以及采摘时机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过去的西红柿品种以软果型为主,其口感酸甜、汁水丰富,非常适合生食。但这种品种的缺陷在于不耐储存和运输。而如今的主流品种硬果型西红柿,虽然在储存和运输方面有显著优势,但在口感上却与过去有所不同。
除了品种变化外,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市场占领,有时西红柿会在未完全成熟时就被采摘。这样的果实在口感和风味上自然无法与自然成熟的果实相比。尽管如此,从历史数据来看,西红柿的营养成分并未因品种或采摘时机的变化而减少。
虽然我们怀念过去的那份味道,但也要理解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发展。这时,“普罗旺斯”这一品种的西红柿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它的价格虽然较高,但凭借其优秀的品质和“儿时味道”的情怀牌成功走红。
普罗旺斯西红柿并非与普罗旺斯地区有直接关系。它是从荷兰引进我国并广泛种植的水果型西红柿品种。它的含糖量高、口感软糯、沙瓤的特点使得它备受消费者喜爱。
那么普罗旺斯西红柿为何如此受欢迎呢?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品质过硬;二是善于抓住消费者的情怀;三是注重在电商平台上的推广销售;四是它的种植范围较小而稀缺。
虽然品种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西红柿的口感但我们仍然可以在选择中品味到不同的风味。科学兴农鼓励大家理性看待市场变化并从中学习到新的种植销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