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于始,犹旭日之升;求知于中,如日正炽;求学至老,犹烛火之光亮。”这句话来自《师旷劝学》,深刻体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坚信:“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使命。”对此我深感赞同。
上周与久别重逢的闺蜜小景相聚,她自退休后不仅注重养生保健,还投身于《易经》的学习中。岁月仿佛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反而让她更加灵动与年轻。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多年不见的朋友重逢后,除了回忆过去,很难再有新的共鸣话题。不可否认,有些人离开学校后便停止了学习,他们的认知水平停留在青春时期,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逐渐显得陈旧;而有些人即使在离开校园后仍持续进步,在社会的大熔炉中不断改造自己。
终身学习,避免“认知停滞”
近年来,“终身学习”这一理念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吴伯凡所提及的“认知留级”现象引人深思。有些人告别学生身份后便停止了学习,在认知上逐渐落后。那些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对知识保持敬畏和谦逊的人,能够以虚心的态度不断学习。
我自认为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践行者。虽然我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突出,但工作后我明白了学习的真谛。学习不仅仅是完成规定动作,更是一种持续的精神追求。
如今的我已过半百,发现学习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工作、生活与学习的比例已达到1:1:1。随着退休的临近,学习将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我知道,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总是能给人带来新鲜感。
实际上,终身学习的本质就是让自己走上一条认知迭代的道路。学校的学习只是我们人生的起点,而工作后的学习则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持续的精进将决定我们能够走多远。
坚持长期,成为时间的伙伴
任何质的飞跃都需要量的积累。正如比尔·盖茨所言,我们往往会高估短期的变化,而低估长期的变化。例如健身和读书学习,都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成果。
多年前我开始练习瑜伽以改善颈椎问题,这一坚持就是十多年。虽然我的瑜伽水平还未达到高级,但我通过每天的练习成功消除了颈椎病,身材也更加苗条。这就是“重复”的力量,也是时间的馈赠。
如今所倡导的“长期”告诉我们,普通人的努力在时间的复利下将创造奇迹。罗振宇说:“成为时间的朋友,需要我们耐得住性子,脚踏实地去坚持。”
对于人类而言,追求低级欲望可以轻易满足,而追求高级欲望则需要克制与坚持。求知就是一种高级欲望,需要我们以坚定的意志去追求。
人生就是一场为自己的认知买单的旅程。长期是成为高手的有效途径,而终身学习则是让我们遇见更好自己的旅程。”(作者: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