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作业包括什么 标准作业的分类

2025-02-1112:25:21销售经验0

一、管理者标准作业运行体系概述

1.1 管理的核心概念诠释:

源于1916年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理论,管理涉及五个基本要素和十四项原则。这五个要素包括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共同构成了管理的基石。

计划需明确“做什么”、“由谁做”、“需要哪些资源”以及“达到何种标准”。则需要明确“需要什么”、“由谁来提供”以及“如何有效确保其运作”。指挥过程应详述“如何操作”、“更高效的途径”和“节约成本的措施”。协调则是关注“部门间合作”以及“工作所需的环境和有利条件”。而控制则是对实际工作与计划进行对比,识别偏差、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偏差。

1.2 LSW(Leader Standard Work)理念及实践:

管理者标准作业是遵循精益理念的一种工作方法,旨在将工作标准化并提高效率。这一体系是可视化的每日运作绩效管理系统,通过设定标准作业流程,确保管理者能够按照既定计划执行任务,监控进度并解决异常问题。

1.3 管理者标准作业运行系统详述:

根据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设定相应的标准作业流程。管理者需参加层级会议,部署工作并确认进度。对于发生的异常问题,应给予及时指导。为确保工作任务真正落地,管理者需开展走动式管理,依据现场巡查标准,对区域进行诊断,识别问题并跟进解决。为确保业务相关人员了解工作进度并按照职责要求执行工作,应实施可视化管理。

管理者标准作业、走动式管理、层级会议和目视化看板共同构成了管理者标准作业运行体系。

二、管理者标准作业运行体系的四大支柱

1. 管理者标准作业:

实施要点:选择一个或多个工作岗位及管理角色,梳理各自的工作标准,分为日/周/月工作清单,明确管理标准,并输出管理者标准作业清单。

2. 层级会议实施:

简要的检讨会议,旨在加速PDCA循环活动(本日工作),通过多个简短会议连接信息。会议的职责应可视化,采取行动消除差距,并采用目视化管理关注遗漏及无行动的事项。根据公司结构和现有会议类型,讨论划分会议层级及各层级的关注事项。

3. 目视化看板:

此看板用于展示工作进度、问题和改进措施,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看到并了解工作状态。

4. 走动式管理:

理念阐释:

报告和数据只能提供部分信息,完整的信息支持是做出决策的基础;最好的问题发现和改进机会通常在现场;员工最了解具体流程,也最有可能提出改善想法。

实施建议:

走动管理应定期举行,尽可能保持简短。参与者应包括管理者、部门主管和团队领导,必要时可增加其他参与者。每个部门都应有一个目视化看板,展示数据和信息。改进的问题和想法可以写在看板上以便团队关注。团队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应关注看板和走动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简短讨论,明确责任人。

为有效实施走动式管理,建议制定一个标准路线图,利用标准图表简化路线,并在地图内标明检查点和检查项目。作为标准现场工作的一部分,应核对检查清单上的项目。无论是总体巡视还是局部详细巡视,都应遵循一定的频率和规定次数进行。建议管理者每周(或两周)至少与下级共同参加一次现场巡视,作为指导过程的一部分。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