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特五力分析法在竞争战略分析中的地位与作用
波特五力分析法在商业竞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为企业提供了行业竞争环境的深度分析工具。五种力量的交织与影响,不仅决定着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还深刻影响着行业的利润水平和各方面变化。
二、进入壁垒的决定因素
进入壁垒的强弱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 规模经济效应是否显著。
2. 技术专长的需求和水平。
3. 品牌的影响力和顾客对品牌的认同度。
4. 顾客转换成本的高低。
5. 资本密集程度和投资需求。
6. 获取分销渠道的难易程度。
7. 成本优势的稳固性及现有厂家的行为特点。
三、供应商议价能力的主导因素
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1. 所供应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
2. 供应商变更成本和替代品的可用性。
3. 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和采购量对其的重要性。
4. 该供应品价值在企业总成本中的比例。
5. 供应品对下游产品的差异化影响。
6. 行业供应链中竖向一体化的趋势。
四、购买者议价能力的关键因素
购买者议价能力的强弱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 讨价还价的能力和技巧。
2. 相对市场份额和采购数量。
3. 转换成本和信息透明度。
4. 买方竖向一体化的能力。
5. 替代产品的可用性和价格。
6. 价格敏感度和对质量的感受。
7. 品牌的认可度和买方的利润预期。
五、替代品威胁性与行业竞争程度的关联因素
替代品对行业构成的威胁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 替代品的价格水平和购买者接受程度。
2. 转换成本的高低。
行业竞争程度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业增长速度、固定成本与附加值、能力利用率等。
六、波特五力分析法的局限性与应用挑战
尽管波特五力模型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时非常有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该模型主要基于静态分析,而现实中的竞争环境变化迅速。
2. 该模型在分析营利机构时较为适用,对于非营利机构的适用性有待商榷。
3. 模型假设战略制定者能掌握全面信息,这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
4. 该模型有时会忽视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以减轻相互威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