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的塑造与演变:
1. 性格的初现时期
在个体的幼年和童年时期,儿童基于其固有的生理特质(气质类型),经由早期的家庭教育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开始初步形成其个人性格的雏形。
2. 性格的成形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儿童过渡到青年,个体开始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这种影响开始塑造个人特有的性格风格,逐渐显现出区别于他人的基本稳定的性格类型。
3. 性格的完善阶段
当个体步入成年,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开始理解和认识外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他们具备了评判性格优劣的能力。或者,当个体形成世界观、拥有理想,并按照这些来塑造自己时,就会产生对性格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改进的愿望,从而使性格逐渐趋于成熟。
自我挑战与成长记录
性格对个体的影响深远,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以使自己日渐成熟。青年时期是性格成型的过渡期,具有强烈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个体的身体、心理、思维等方面都在快速发展,包括性格在内的各个方面都在形成和发展的旺盛期。
进入成年后,虽然性格的形成不易改变,但并不代表无法改变。我们应终身致力于自我修炼,以更好地生活在这世界上。
曾几何时,生活的“苦”对我而言还是个谜。
我记得过去的我总是话语滔滔,脑海中充满了奇思妙想。那时候的我是大家眼中的活宝,因为我能带来欢声笑语。
实际上,我有意识地让自己看起来有些傻气,希望通过逗笑他人来使自己和他人都感到快乐。这种简单的愿望就是我当时的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不再喜欢人群的地方。
我开始发现不是所有的交谈都有意义。只有当交流的双方思想频率相近、能够产生共鸣时,我才会话多。
曾经的我热爱游玩,但如今对于热闹和玩乐我已没有太多的感觉。无论是去游玩还是散去,我都不会感到失落或空虚。因为当我独自一人,做着我喜欢的事情时,我也会觉得心满意足。
我变得不会因为离席的场合而感到难受或因为被忽视而感到不适应。
我深感需要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我曾渴望学习心理学知识来治愈自己的不适。幸运的是我得到了帮助和支持。每当面对巨大的困难或难以逾越的挑战时,我都能坚持下来并最终克服。
我对自己、对缘分以及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感激。
抑郁症下的心理调整之道
我所面临的抑郁症是中度程度,这使我能够相对容易地应对它。
我每天都在进行心理调整和自我对话。我告诉自己要开心、要积极面对生活。我拒绝让自己陷入消极情绪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逐渐好转,抑郁症也渐渐远离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