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坐落广西壮族区东北隅,土地辽阔,覆盖2.78万平方公里。这里年均降雨量达1900毫米,无霜期每年约300日,充足的日照时间超过1550小时,温和的气候温度维持在19°C左右。地广人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农业发展繁荣,桂林不仅是广西粮食产量的第二大城市,更在水果生产上独占鳌头。
依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
桂林的农产品中,柑桔的产量尤为突出,高达233万吨,几乎占据了桂林水果产量的半数。紧随其后的是柿子,产量达到87.65万吨。橙子的产量也不甘示弱,达到66.31万吨。其余各类水果的产量虽未超过50万吨大关,但总量仍然可观,达到了172.14万吨。这一系列数据展示了桂林水果产业的领先地位。
从各县市的产量来看,恭城县以111.15万吨的产量位居首位,平乐县与阳朔县紧随其后。而资源县的产量相对较少,仅为7.7万吨,仅占恭城县的约十四分之一。从地域分布上看,北部的产量相对较少,而南部则较为丰富。特别是恭城、阳朔、平乐等地的连片区域,水果产量尤为突出,这其中是否蕴气候或其他因素的作用尚未可知。
翻阅桂林市2019年的统计年鉴,详细记录了各县市的水果产量情况。柚子、柑桔、橙、梨、枣子、柿子、葡萄、桃、李子等水果都有详尽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可看出,恭城、阳朔、平乐在柚子的生产上名列前茅;荔浦、永福、灵川则是柑桔的主产区;橙子的主要产地为恭城、平乐和全州;梨的主要产区则集中在灌阳、全州和灵川等地。其他水果如枣子、柿子、葡萄等也各有其优势产区。
具体到各县市的优势水果如下所述:
阳朔以其沙田柚而闻名;
灵川则以金桔、梨和葡萄为主导;
全州的特色是橙、梨和枣子;
兴安以枣子和葡萄为主要农产品;
永福的柑桔产业尤为突出;
灌阳则以雪梨、枣子、柿子以及黑李为主要种植作物;
资源县的葡萄产业独树一帜;
平乐则综合了沙田柚、橙、柿子以及桃和李子等多种水果的生产;
荔浦依旧以其柑桔产业为主。
而恭城则汇集了柚子、橙、柿子(月柿)、桃和李子等多种水果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