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概述
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是一个多元化的计算机系统家族,其系列繁多,涵盖了多种型号和档次的计算机。一个完整的微型机系统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大系统组成。微型机的核心部分是由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微处理器。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机,再配上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以及系统总线,便组成了一台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微型机的硬件构成。
微型机的硬件构造
微型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显示器、键盘以及主机箱。在主机箱内,我们可以看到主板、硬盘驱动器、CD-ROM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电源以及显示适配器等重要组件。
主板及其他关键部件
1. 主板:也称为系统板或母板,自个人计算机问世以来,便一直是个人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处理器(CPU):一个体积虽小但集成度极高、功能强大的芯片。CPU是微型机的核心,它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件。
3. 内存储器:由半导体器件构成,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两部分。
4. 外存储器:除了内存储器外,计算机系统中还常用外存储器来存储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如软盘、硬盘、和磁带存储器等。
微型机的系统总线与接口
1. 系统总线:是微型机各功能部件间相互传输数据的公共通道。
2. 接口:通常指两个部件之间的交接部分,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主机通过系统总线连接到各种接口,再通过这些接口与外部设备相连。
微处理器与微型机系统
微处理器是微型机控制和处理的核心,所有的电路都集成在一块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中。微型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外围控制电路、存储模块电路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通过系统总线的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常用外部设备
1. 键盘:作为最基本的输入设备,用于键入命令、程序和数据。
2. 鼠标:一种“指点”设备,用于在视窗类操作系统环境中移动光标、定位及完成特定操作。
3. 显示器:用户用来显示输出结果的设备,分为单色和彩色两种。
4. 外存:主要是硬盘,存储大量数据。现在有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两种类型。
5. 打印机:传统的重要输出设备,印字质量以dpi来衡量。
6. 扫描仪与绘图仪:分别用于将图形或图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绘制各种管理图表和统计图等。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 主频: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与运算速度有一定关系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
2. 运算速度:衡量CPU工作快慢的指标,与主频、内存速度、字长等都有关。
3. 字长:参与一次运算的数的位数,影响计算机精度和运算速度。
4. 主存容量:衡量计算机存储能力的指标,存储能力越强,计算能力越强。
5. 输入/输出数据传输率:决定主机与外设交换数据的速度,是提升计算机系统整体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6. 可靠性及兼容性:分别衡量计算机的连续无故障运行能力和系列机中高档机对低档机软件的兼容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