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继承法》中,对于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所有的财产的继承问题有着明确的规定。当一方夫妻去世后,其房产继承的法律规定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夫妻一方去世后房产继承的相关法律,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夫妻一方去世后财产如何分割?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条款,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共同财产,除有特殊约定外,在分割遗产时,应先将共同财产的一半分出为在世方所有,其余部分作为已故一方的遗产进行分割。这也就意味着,当夫妻一方去世时,并不能将所有的夫妻财产都视为遗产,而应先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认定,将一半分给在世方,另一半才可作为遗产进行分割。
二、夫妻一方去世后房产继承流程
若夫妻一方去世,其房产的继承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 若已故一方生前立有遗嘱,明确指出共有产权归配偶所有,需提供遗嘱、人死亡证明、房产证、本人身份证、关系证明以及继承公等必要资料。
2. 若已故一方生前未立遗嘱或遗嘱中明确共有产权非归配偶所有,则需按照法定继承人顺序进行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若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则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若丧偶儿媳对公婆或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三、关于夫妻关系尚未解除时一方去世的继承问题
在夫妻关系尚未解除的情况下,若其中一方去世,其配偶享有继承权,且属于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对于房产的继承,若死者生前有立遗嘱,则按遗嘱继承;若无遗嘱,则按法定继承人的顺序进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