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奥迪A6L升级换代后,其标志性的“驾驶选项系统”已全面覆盖全系车型。在MMI菜单中,用户只需轻触“CAR”按钮,便能轻松进入其专属界面。
不论哪个版本的A6L,其“CAR”界面风格大体一致,通常分为“舒适”、“自动”、“动态”以及“个性化”四种模式。特殊配置如空气悬挂版本则会增加一个“升高”模式。这四种模式在功能上有所差异,车辆配置越高,可调整的内容则更为丰富。
以我们的35FSI车型为例,它提供了包括发动机响应、转向助力、转弯灯自动随动大灯的响应速度、安全带收紧力度以及ACC智能定速巡航等多项可调设置。每个项目均提供“舒适”、“动态”和“自动”三种调节选项。像“转弯灯”和“ACC”这样的高级配置在入门级A6L车型上并不具备。
对于驾驶体验而言,动力输出和转向感觉(以及悬挂设置,尽管我们的车型未涉及)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这台A6L,就个验而言,哪种模式最为适宜呢?在此分享一些个人的驾驶感受和偏好:
在市区日常驾驶时,舒适模式表现优秀。其转向轻盈,油门反应温和,且油耗表现良好。当全家出行时,我通常会选择这个模式。
在高速行驶时,舒适模式的转向反应稍显不足。曾有一次与朋友共同驾驶此车行驶在广深公路上,他发现此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不如某些德系车型。后经了解,当时驾驶模式误设为舒适,导致转向信心不足。实际上,切换至自动或动态模式后,即使直行也能感受到方向盘重量的增加和虚位的减少,这无疑增强了驾驶信心,使驾驶更加平稳。
至于动力方面,无论是日常市区驾驶还是高速驰骋,舒适模式和运动模式均能满足需求,只需根据个人喜好和驾驶情境进行选择。自动模式的动力表现与舒适模式相近,以省油为主,不会过于激进。而运动模式则更为活跃,转速常维持在较高水平。尽管A6L的发动机隔音出色,不易察觉高转速,但考虑到油耗,我通常只在短时间超车或急需赶时间时才会使用此模式。
在自动模式下,转向的智能调整令人印象深刻,能够在市区低速时保持轻盈,高速时变得沉稳。动力方面的表现仍有些许不足,特别是在高速需要更强烈的驾驶体验时。变速箱的S挡便成为了一个有效的补充。通过个性化设置将“转向”和“发动机/变速箱”调至“自动”,再在需要时切换至S挡,便能获得更为直接的动力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曾以为“自动”模式已足够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发现通过合理的设置和切换,这台A6L 35FSI可以更加贴合我的驾驶习惯和需求。这如同掌握了一台相机的各种模式与技巧,虽然“傻瓜模式”已足够易用,但深入钻研后才发现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