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智库的第1968期文章
今日导读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三个品牌——筷子品类里的双枪科技、拖把品类里的大卫拖把、袜子品类里的Happy Socks,看看它们是如何改变“有品类无品牌”现状的。
在,存在大量“有品类无品牌”的赛道,如毛巾、拖鞋、指甲刀、纸杯等。这些赛道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品类存在,消费者有需求。
第二,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只知品类,不知品牌。这种情况为何会出现?主要是因为这些品类的客单价不高,消费频次低。
惊喜的是,一些“有品类无品牌”的赛道里竟然涌现出了一些品牌。
双枪科技:用工艺和文化打造高端筷子品牌
筷子,这个看似普通的品类里,却藏着市占率高达20%的超级品牌——双枪科技。它还是上市公司。
双枪科技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独特的品牌打造策略。它首先定位于高端市场,通过改进工艺,推出了外表精美、质量上乘的工艺筷。双枪还紧跟潮流,与罗永浩等合作,推出了高端抗菌筷子。
在生产线上,双枪投入重金,建立了三大生产基地,确保生产能力领先行业。更重要的是,双枪还紧跟消费场景的变化,如家庭分餐、户外活动等,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Happy Socks:用时尚品思维“重做一遍袜子生意”
袜子这个品类相比其他品类虽然购买频次更高,但也是一个“有品类无品牌”的赛道。Happy Socks却用时尚品思维,把这个看似普通的品类变成了一个品牌。
Happy Socks的袜子设计独特、色彩鲜明,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完成自我表达的媒介。它还与顶级IP、明星等合作,打造出具有社交货币功能的时尚单品。
尽管客单价高,但由于其不断创新的设计和营销策略,使得消费者仍然愿意购买。
大卫拖把:从拖把专家到品牌领导者
拖把这个品类工具性更强,一直难以打造出品牌。大卫拖把却成功地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
大卫拖把请明星代言,定位为拖把专家,并通过产品升级策略淘汰低价产品,实现品牌价格带上移。即使在行业面临困境时,大卫依然坚持品牌建设,最终成为了行业的领军品牌。
结语
这三个品牌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对产品创新的投入、对市场趋势的把握以及对消费者心理的洞察。它们证明了即使看似普通的品类,只要用心经营、创新思路,也能打破“有品类无品牌”的格局,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对于广大创业者来说,选择品类、大品类依然是最优先的策略。也需要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创新和调整。消费频次高、客单价高、差异化容易被顾客感知的项目更值得关注。
无论什么品类,只要用心经营和创新思维,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双枪”、“Happy Socks”或“大卫拖把”。
现在消费市场正在不断变化和升级中,例如从毛巾衍生出洗脸巾、从纸巾衍生出湿厕纸等新品类。这种变化和机会正是新消费的魅力所在。
本文图片仅用于文章配图介绍,不作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