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顺风车怎么约的 私家车想顺路带人用什么软件

2025-02-1205:16:54销售经验0

顺风车带人的困境(五)——关于行程匹配度与自动化接单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顺风车车主更倾向于搭载路径匹配度高的乘客,因为这能避免绕远路、省时省力。但最近发现一个问题:如何衡量这个“路径匹配度”呢?

为了定义“顺路”,部分平台会以车主的起点和终点为对角线,构建一个正方形区域。只要乘客的行程起点与该正方形内的方向大致一致,便被视为“顺路”。超出此范围或涉及往返的路段则可能降低匹配度。

不得不问的是,谁会在清晨以走直角的方式去上班呢?众所周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有些平台,如某叠音平台,其路径匹配度算法似乎并不准确。即使路线明显偏离了正方形范围,平台仍会给出高匹配度的推荐。这样的算法是否过于草率?难道就任由那些急于抢单的车主被误导吗?乘客难道不会因为选择错误的顺风车而感到不满吗?

说到顺风车,其实车主主要是顺路帮忙搭载乘客,并非专职运营。当订单不理想时,车主是可能会取消的。尽管这会短暂影响他们的信用分,但这并不代表与乘客的利益是互相独立的。当平台信用分受损时,乘客在选择其他快车服务时是否会受到影响?

目前,我所使用的两个平台都提供了自动接单功能。这一功能在设置好时间和路程参数后能够自动搜索和匹配优质订单。第一次尝试使用这一功能时颇有些感慨。

自动接单的确是一种方便功能,但是背后的逻辑也需要关注。我在使用中发现在进行自动接单计算时,有时起点与目的地的距离是按照直线距离而非实际行驶距离来计算的。尤其是在某叠音平台上的第一次自动接单经历尤为明显。当时,尽管起点和终点都离得很近,但平台的导航却绕了远路。难道这就是算法的“玄妙”之处?

虽然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并未过分苛求平台的完美无缺,但显而易见的问题确实需要被重视和解决。在平台上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新问题,几年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大平台往往存在“店大欺客”的情况。背后有强大力量支撑的他们似乎忽视了个体乘客和车主的感受和体验。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部分平台对于高速费用有着明确的规则。乘客下单时可以选择是否分摊高速费用或选择不使用高速路线。车主在接单时可以明确看到这些信息,从而避免后续的纠纷。这种做法是合理的。某叠音平台却对此避而不谈,难道是因为他们想逃避面对问题、避免乘客和车主之间的纠纷吗?这样的做法确实让人费解。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