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察觉到,许多家庭的状况往往源于从小未能为孩子设定明确的规矩,过度溺爱与纵容?那么,其结果又是如何呢?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可能成为依赖父母的“啃老族”,有的则可能走向偏激的道路,甚至有些触犯法律,对父母造成伤害。
孩子的行为规范往往与家庭的教育环境息息相关。
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即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首先责备孩子本身。事实是我们作为父母,应当首先自我反思。我们是孩子的模范,我们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孩子。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是否有任何问题。如果我们自己对父母发脾气,却期望孩子尊重我们,这是否可能呢?在餐桌上,父母常常将美食优先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失去对长辈的尊重,甚至在长大后是否还能孝顺父母都是个问题。作为父母,我们首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榜样,这样孩子自然会形成良好的规矩。
若从小不为孩子设定规矩,将来社会会为他上严厉的一课。
记得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生活细节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规范都会一点一滴地教给我们。比如,家里来客人时,小孩子通常不被允许上桌共餐。在餐桌上,我们只能吃靠近自己盘子一侧的菜,不能随意搅拌。吃饭时需扶着碗,不能发出声响,更不能浪费食物。在参加聚餐或拜访他人时,更有许多规矩需遵守。这些小时候的严格教育在我们成长后与人交往时带来了许多益处。然而现在,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加约束,导致孩子在社交场合缺乏礼貌和规矩。当他们进入社会时,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因为世界只筛选,不教育,那些没有教养的孩子最终可能会被淘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家庭若有明确的规矩和良好的家风,将是宝贵的财富。
像孔子、曾国藩这样的家庭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延续数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有着优秀的家风和家规。家风就是家规家教,因此拥有良好的家规和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学习祖先留下的好的家风家规,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和后代树立好榜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才能让我们的家庭兴旺发达。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