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题图|视觉
微信公众平台在内容呈现上的“短板”
张小龙在2020年微信公开课上反思道:“不小心将其做成了文章内容载体,使得其缺失了呈现短内容的方式。”他表示,公众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短信,成为一种基于连接品牌和订户的工具,且有效地避免垃圾短信。的内容并不是重点,应该是各种各样的内容形式都可以,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近期,微信为补齐这一“短板”采取了实质性步骤。上周四(2月16日),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以“图片+短文字”的“新面容”亮相,新的排版方式强化了互动模块,与小红书的“笔记”形式颇为相似。
互联网的发展如同一幅交织的画卷。王高飞表示:“各做各的”是上半场的常态,而“你做我的,我做你的”则是下半场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图文形式的“笔记”创作与互动门槛更低,更适合UGC生产。微信面对短视频攻势,通过鼓励更丰富的创作形式来吸引更多差异化用户。
微信的流量生态与变革
微信通过朋友圈、小程序、公众号、搜一搜、九宫格、视频号等多个组件持续夯实流量联动势能,构建了一个兼具社交关系链、统一账号体系、阅读习惯、支付心智的成熟生态。随着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崛起,它们对网民注意力及时间的挤占明显,同时也对社交网络产生了入侵。
电商领域的风口与角逐
电商赛道充满想象力和商业机会。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种草”模式正成为新风口。不仅是品牌方,连Z世代甚至将小红书当做百度、知乎的平替。如今,微信也加入了这个战场,试图在互联网大厂的围猎中分得一杯羹。
视频号的野心与策略
视频号作为微信的战略级产品,志在构建“短视频+电商+直播”的微信生态闭环。其商业化步伐一直不甘人后,从直播功能的火速上线,到接入第三方分销系统,再到推流、连麦、打赏功能的补齐,无不显示出其野心。尤其是近期,商家数量和GMV的快速增长,使得视频号成为商家和品牌关注的焦点。
微信与外链的微妙关系
尽管微信对外链的开放持有审慎态度,但流通力度已有所提升。这既是因为微信庞大的内容生态要兼顾安全有序,也是因为开放外链会带来更全面、更准确的用户信息数据。按照今天的微信的运营、服务及合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提供用户提示和措施来解决因开放外链可能带来的问题。
小红书的魅力与挑战
小红书以其“内容+社交”驱动的模式,购买转化率和买家复购率均高于行业均值,形成了独特的消费场域。其像一本实时更新的“生活手册”,用户反选UGC的消费决策价值天然进化成壁垒。这种模式不仅令微信垂涎,更是各大平台试图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小红书的发展与调整
小红书自试水电商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调整。目前,其正在推动直播带货,缩短内容与交易的距离。小红书也在调整其商业化策略,从一级部门降为二级部门,提出“蛋糕模式”的逻辑,试图在保持UGC内容沉淀和用户忠诚度的实现商业化的快速增长。
各个平台都在不断探索、调整和创新,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平台都在寻找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使用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