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花的舞蹈季节里,随着小雪的悄然离去,大雪的即将来临,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时节——那就是品尝冬季美味“萝卜佳肴”的季节。
萝卜,早已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挚爱,无论南北东西,无论男女老少。这不仅仅是因为萝卜能烹制出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更因为它是一种养生良,一种食同源的经典食材。它的价格实惠,品质优良,是蔬菜中的翘楚。
萝卜的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地域广泛,名称也各不相同。《尔雅》中有“葖”、“芦萉”之称,《农政全书》称其为“莱菔”或“土酥”,而在《本草纲目》中则被叫做“芦菔”。这体现了萝卜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可见其不凡之处。
萝卜不仅根茎可以食用,其叶子也可食用。在它开放的紫绿色小花映衬下,萝卜更是显露出它的魅力。古农书与医书对萝卜都有着详尽的记载,如“地宜肥沃,土宜疏松,勤于浇水,稀于播种”等种植要点。而关于萝卜的谚语也广为流传,如“萝卜上市,医生无事”,“萝卜如人参,常神好”等。这些谚语不仅突显了萝卜的食用价值,还体现了人们对它的喜爱。
文人墨客们对萝卜也有着特殊的情感。李渔认为生吃萝卜有独特风味,但不喜欢其气味。而梁实秋则喜欢用排骨炖煮萝卜汤。还有一位名家偏爱大块萝卜炖豆腐的吃法,与乾隆皇帝的一道仿荤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农民们则简单地将萝卜炒制、腌制或制成萝卜干,享受着它的新鲜口感。
小时候的记忆中,村里的老先生以萝卜为健康之道。他种植的白萝卜在邻居伤风感冒时能派上用场。他常以生姜萝卜汤为感冒初期患者治病,效果显著。每当冬天来临,他都会用砂锅炖制萝卜汤来养生。这也许就是“冬天萝卜赛人参”的道理吧。
据传,萝卜在古代曾作为代粮之用。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上海,种植面积广阔的萝卜确实作为了代粮商品。记得在儿时的小镇上,我们曾听过曹操兵败华容道的故事,将士们拔食萝卜充饥解渴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小时候的我们也在野外玩累了时拔起萝卜来充饥解渴。
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寻常百姓家,无论种植者还是食客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着这个季节特有的味道——那就是来自冬日美味的萝卜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