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面对孩子厌学情绪的家长们,他们内心往往充满困惑与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拥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和需求。处理这一问题需要耐心、理解与策略相结合。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著名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来为我们分享经验和建议。郭老师不仅拥有应用心理学(涵盖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背景,还身兼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学教师以及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等多重身份。她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有着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症、恐惧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的个案处理有着丰富的经验。
当孩子表现出不想上学的态度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这可能是因为学校带来的压力、成绩不理想、社交问题、遭受欺凌或是与老师的关系紧张等。有时候,孩子可能只是需要一个短暂的休息期,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在这时,家长应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不急于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先探索问题产生的根源。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关键。家长应在无评判的环境下,温柔地询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更可能敞开心扉,分享真实的想法和经历。例如,他们可能会提到某次不愉快的考试经历或与某位老师的冲突等。
在倾听过程中,家长需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若发现孩子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辅导。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孩子处理内心的困扰,同时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建议和策略,协助孩子重新适应学校生活。
若孩子的学业压力过大,家长可考虑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并非所有孩子都能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成绩不理想并不代表孩子没有其他方面的才能。相反,家长应帮助孩子发掘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如音乐、绘画、运动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也能使他们在学校中找到归属感。
对于社交方面的问题,家长可家庭聚会或小型活动,邀请孩子的同学到家中玩耍,以轻松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友谊。若孩子遭受欺凌,家长应立即与学校沟通,确保学校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孩子,并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和寻求帮助。
家庭关系的和谐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若孩子因家庭内部矛盾或压力而拒绝上学,家长需反思家庭氛围是否有待改善。通过家庭会议或家庭治疗的方式,让每个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从而改善家庭关系。
若孩子已长时间不上学,家长可考虑让孩子参与在家学习的项目或线上课程。在此过程中,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至关重要。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回归学校的计划,循序渐进地增加上学时间,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选择的和控制力。
在此过程中,家长亦需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以缓育孩子所带来的压力。与朋友交流、寻求其他家长的经验分享或参加家长支持小组等都是有效的缓解途径。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保持耐心和爱是关键。通过不断的理解、支持和引导,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上学恐惧,重拾学习的乐趣。
的家庭矛盾和教育压力。
最后要强调的是:每位家长都应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问题。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支持和引导他们,相信孩子们一定能走出困境,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