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笔,尺子置于一侧,在一片翠绿的布景上描绘着服饰的线条,随后剪刀一剪,一件成衣的布料便已剪裁完毕。在大亚湾澳头赤角街64号的彩慧服装店内,温彩慧正为顾客精心打造传统的渔民服装“学佬衫”。在大亚湾地区,像温彩慧这样的传统渔民服装手工艺人,实属罕见。
自幼,温彩慧便从母亲那里承袭了精湛的裁缝技艺。26年前,她便在大亚湾澳头开启了这家传统渔民服装小作坊。如今,她的客户遍布大亚湾、惠东、深圳乃至香港、新加坡等地,甚至被国外友人珍藏。
过去,渔民一年到头难得有几件新衣;如今,节日庆典、婚嫁寿喜等重要时刻,渔民们都会来定制新衣。透过一把剪刀、一把尺子,温彩慧见证了大亚湾渔民生活的美好变迁。
手持老弯尺,温彩慧熟练地设计、剪裁着传统渔民服装。
人物介绍
温彩慧,49岁,来自茂名,自幼随母亲学习裁缝技艺。她深爱设计和裁剪衣物,在嫁到大亚湾澳头后,逐渐熟悉并热爱上了当地的渔家文化。她以传统技艺为基础,经营起“彩慧服装店”,其作品广受街坊邻里好评。
传统与现代交融
彩慧服装店的一楼挂满了色彩斑斓的布匹和已制成的服装。店内唯一的桌子,是温彩慧设计、裁剪布料的办公桌。她用传统方法为客人量体裁衣,她的笔记本记录着客人的“花码数”,这是一种独特的计数方法,如今已不多见。
温彩慧使用的老弯尺,是她最珍贵的工具。尺子的大部分直直的的,却在一头有个弧度,用于量取裤子的特殊部位。这把尺子是母亲传下来的,已经使用了30多年。
热情与执着
温彩慧身上穿着自己设计的大红旗袍,她的笑容爽朗,给人带来温暖。谈及做衣服,她的眼中闪烁着热情与神采。她的手艺源于家族传承,从小她就对设计和裁剪充满热情。她曾用零花钱购买布料,玩转创意,为同学设计、裁剪衣服。
20多年前,当她来到澳头并开始经营自己的服装店时,便全身心投入其中。渔民们的传统服装需求,让她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制作和传承渔民的传统服装。
创新与传承
温彩慧对渔家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她在设计渔民传统服装时,能够“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她对服饰的款式、风格有着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能够结合渔民的需求和喜好进行创新。
她的作坊里制作出的传统渔民服装是真正的“私人订制”,每件衣服的码数和裁剪都是独一无二的。她的大脑里像一个“数据库”,存着许多客人的身材和尺码信息。
忙碌与担忧
温彩慧的小作坊一年四季都忙碌不已。她既是设计师又是裁剪师,忙时一天到晚都在裁剪。尽管工作辛苦,她更担心的是自己的手艺无人传承。她曾有意弟,但能完全上手的人寥寥无几。
一件衣服见证一个时代
多年制作传统渔民服装的经历让温彩慧深刻感受到渔民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她见证了渔民们的生活从简朴到丰富多样的变化。如今,无论节日庆典还是家有喜事,渔民们都会穿上她制作的传统服装。
每年大王节期间,温彩慧的作坊都会为渔村的渔民们制作新衣。这些新衣服不仅代表了渔民对传统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记者:匡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