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时光,景色宜人,正是橘树呈现它绚烂色彩的时刻。橘树挂满金的果实,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与四季常青的叶子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橘,又称为桔子,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诗人屈原便留下了《桔颂》的诗篇;而韩非子则称赞其为“食之则美,嗅之则香”。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亦描述了其细节,记述其皮薄红而味辛苦。
清朝诗人朱彝尊在其诗中描述道:“一树树承受着暑热却绿意盎然,而秋意渐浓时果实变得金黄。”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对橘子情有独钟,创作出许多赞美其的诗篇。每当这个季节,品一品最美味橘橙,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橘园新楼诗二十首
唐·李绅
江城晨雾散去,轻霜初降,橘园里的千株橘子仿佛即将变成金子。
橘实摘下时仿佛离天路更近,白色的花飘落处仿佛深入海云之间。
它们如同枳棘一般忧虑迁徙,却也始终保持着馨香,接受阳光的照耀。
令人怜爱的是它们扎根之处能自保,不随四季变换而改变其忠贞之心。
其他诗词中的柑橘
历代以来,众多诗人以柑橘为题材,创作出无数佳作。如宋代的张镃、李石、宋孝宗、卢祖皋、袁燮、赵彦龄、孔武仲、苏轼以及明代的九皋声公等诗人,都在其诗中以柑橘为寄托,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些诗篇中,有的描绘了橘子的外形的美丽和香味的独特;有的借由橘子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还有的将橘子与人生哲理相联系,寓意深远。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