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常常是众人仰望的星辰。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类出类拔萃的人物,其实是一种颇具挑战性的体验。因为当你逊色于他时,天才的光环自然会让你感到自惭形秽;但若有人能超越他,那么两者之间的摩擦则可能演变成一场激烈的智力对决。
在人类科技的漫长历史中,确有“天才碰撞”的激烈事件。这起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其中一方是家喻户晓的发明家爱迪生,而另一方则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传奇人物——尼古拉·特斯拉。
与名声响亮的爱迪生相比,特斯拉在今天的知名度虽然相对较低,但实际上他在他的时代有着杰出的才华。人们曾经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称他是人类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科学巨星”。他不仅拥有众多如爱迪生般的发明,还拥有爱因斯坦般智慧的头脑,以及牛顿般的理论成就。正是这位伟人奠定了人类早期实用交流电输电系统的基础。除此之外,他在机电工程、无线电技术、飞行器技术等领域都拥有专利,可谓是集大成者与天才于一身。那么,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为何在后世却鲜为人知呢?这背后很大程度上与爱迪生的影响有关。
在1884年,满怀梦想的特斯拉尽管身无分文,但仍然勇敢地移居至,开始了他的“美漂”生涯。为了谋求生计,他前往爱迪生公司求职。就像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一样,特斯拉请人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这封信的措辞十分直率,开头便宣称:“爱迪生先生,我们这个时代有两个伟大的天才,您是其中之一,而另一个便是站在您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尽管我们无法得知爱迪生当时的具体感受,但可以推测这并不会让他感到愉快。因为爱迪生本人对“天才”有着明确的定义:他认为“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而特斯拉的自信满满似乎对此并不买账。尽管如此,出于情面考虑,爱迪生还是给了特斯拉一个工作机会。
历史的发展往往出乎意料。事实证明,特斯拉的存在似乎是对爱迪生所倡导的“天才理论”的一种讽刺。与爱迪生相比,特斯拉受过高等教育,更倾向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他常常对爱迪生的工作方式提出质疑,认为实验应当有理论依据作为支撑,而不是像爱迪生那样进行大量的无谓尝试。用特斯拉自己的话说:“如果稍微懂一点理论并进行计算,那么(爱迪生)可以轻松省下90%的工作。”
身为员工却敢于挑战自己的老板,这自然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而更糟糕的是,特斯拉在爱迪生公司工作期间提出了交流电在输送和运用方面优于直流电的理论。这一观点虽然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但却激怒了专注于直流电研究的爱迪生。敢于与领导唱反调,这无疑是一种严重的挑战。特斯拉最终被解雇了。此后,爱迪生不择手段地攻击特斯拉和交流电技术。为了证明交流电的危险性,他甚至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来捕捉并电死小猫小狗等小动物来证明其观点。他还发明了并推动一些州使用它来执行死刑来展示交流电的恐怖形象。在对待交流电和特斯拉的问题上,爱迪生的手段极为恶劣。后世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现的“科学怪人”形象便源于爱迪生特斯拉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