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成果管控
目标与成果的区别
1. 管理之本质在于达成每一项事务的预期效果,即结果。而管理的结果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
目标,是一定时期内期望达成的具体数值或成果,它必须清晰、可量化、可达成,并带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相对地,成果则是每一项事务或目标的最终实际实现效果。
要有效地管控成果,首要任务是明确区分目标和成果之间的差异。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名为“七重联动”的系统化管控理念。
任何工作都应有明确的目标。有目标则需制定相应的计划。有了计划,则必须执行。执行后,必然产生结果。每个结果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承担了责任,就应进行必要的检查。而每项检查都应有奖有罚。
2. “七重联动”理论基于特定的管控模式而非执行理论,它与其它学派的执行理论有所区别。
前四个环节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基于戴明博士的PDCA理论。而后三个环节则是基于企业的实际管控经验提炼而成。
在我在企业实践辅导中的观察发现,近99%的企业高管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年初老板设定的经营目标往往过高,而每年都无法完全达成。到了年中时,原先设定的目标已经不得不下调。
我理解企业家的思考方式,但关键在于我们应探讨的是目标无法实现的问题,还是我们无法围绕目标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
全球的管理核心仍离不开戴明博士的PDCA理论,即围绕目标进行计划、执行、和调整。
无论做什么工作或事情,首先应设定明确的目标,然后制定计划并执行。如果出现问题,则进行和调整。这一自二战后广泛应用的伟大管理模式在欧美及日本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为何在却变了味?通过我的实践经验和与研发团队的深入研究,我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式管理中,目标往往只被视为方向,而忽视了其作为指南针的作用,我们更注重的是实现路径而非目标本身。
3. 夫妻争吵需先定义结果
在夫妻发生争吵时,我们首先需要定义这场争吵我们希望得到什么结果。
定义一:如果希望吵架后关系更加紧密,那么可以选择继续争论。定义二:如果担心吵架会导致关系破裂,那么可以选择停止争论。定义三:如果吵架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那么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方式。
若夫妻争吵时未明确结果,可能会导致无休止的争执和目的不明确的对错对抗。
当我们试图定义夫妻争吵的目标时,可能会在思维上有所困惑。当谈论家庭未来的目标时,我们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和参与讨论。
我们需对目标和成果做出区分。目标更多是针对未来有限时间内的事情或憧憬,而成果则是每一件事情或憧憬的最终实际达成效果。这并非否定目标的重要性,企业目标如同一盏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达成成果,而达成成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