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型概览
宣德瓷器的造型展现出稳重而凝重的特质,无论大小器物,其制作均显得精致。即使是大型器物,也不会显得笨重。其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且在传统基础上创制了许多新颖之作。
常见器型包括:梅瓶、小口梅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各式瓶类,还有四方倭角瓶、扁腹绶带葫芦瓶等多种特色瓶型。
二、图案纹饰特点
宣德时期的青花纹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画意生动豪放,笔法流畅,粗细得当,题材广泛。尤其是绘翼龙和穿花龙纹器,过去被认为始于正德,但实物证明其出现时间更早。
宣德瓷上的青花人物场景丰富,为后来的青花瓷中的人物主题纹饰奠定了基础。
此时期的工艺装饰包括印、刻、划、雕、锥拱、绘画等多种手法。
三、材质与工艺特征
(一)胎体质量
宣德时期的瓷土淘炼更加精细,烧结后更为坚实。与永乐胎体相比,宣德器胎体更显厚重。宣德器胎体也有厚薄之分,大器多厚胎,底为无釉的砂底,处理自然光滑。
(二)釉面效果
宣德釉质与永乐相比,仍属细润,多桔皮纹。青花器釉面泛青,称作“亮青釉”。有的器物釉面气泡密集,大小不一,形成“朦釉”效果。
在高温色釉中,宣德器多具有桔皮纹和气泡密集现象。琢器器里釉汁淌流不匀,可见垂流痕。器物底足多施釉,但器身与器足釉面色泽往往不一。
四、鉴定要点详解
(一)造型鉴别
宣德造型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凝重浑厚。与永乐相比,虽有细微差别,但器型、品种繁多,居明代之冠。许多器型含外来色彩,为鉴定提供了依据。
(二)胎质与釉面观察
宣德器胎质细腻,多细砂底,琢器接痕少见。釉面以亮青色为主,伴有桔皮纹,前期与后期稍白,中期为青白色。后期还出现了洁白釉。
(三)纹饰与青花色调
宣德纹饰一改永乐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尤其以龙纹最为突出,为明、清两代之最。宣德青花料有三种,其中“苏泥勃青”料最为常用。
(四)款识与器足形态
宣德瓷器署有官窑年款的较永乐时显著增多,位置不定。器足形式多样,包括细砂平底宽圈足、台阶形底、斜坡式盘底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器足处理多有火石红斑。
通过对宣德瓷器的造型、胎质、釉面、纹饰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鉴定和欣赏这一时期的瓷器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