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电设备一览表 矿山机电设备及安全装备

2025-02-1213:21:44销售经验0

针对当前的煤矿企业运营,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设备因承载重任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容易出现多种故障,从而影响采矿工作的进度。为了确保煤矿企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强化机电设备的管理及提高维修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图1:展示大型设备维护管理系统架构。

一、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的常见问题

1. 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若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会导致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企业通常仅将设备交给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但因管理制度不到位,无法对维修人员实施有效监督,从而导致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

2. 设备易磨损且故障频发

煤矿矿山机电设备在超负荷运行及复杂环境下工作,容易受到矿尘污染,导致设备磨损和伤害。若相关工作人员未对磨损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将严重影响设备的整体性能和状态,甚至引发安全。

3. 设备使用不够规范科学

许多地区煤矿企业在使用设备时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缺乏设备维护意识。一旦设备出现小问题,往往被忽视,长期累积将导致重大故障。维修人员主观性、随意性也较强,缺乏规范的维修流程。

二、机电设备维修的主要对策

1. 引进并应用故障诊断技术

针对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应广泛采用故障诊断技术。通过采集设备运行信息、对比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确定故障部位和状态。故障诊断技术包括信息处理、信息采集、数学模型建立、预测技术和分析识别技术等,可提高维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改进并完善维修方式

企业应改进和完善维修制度,确保设备得到合理科学的维修。革新和改造设备结构,提高设备整体性能,降低磨损和故障概率。对陈旧落后的设备部件进行更换,并采取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

3. 建立故障预警机制

为预防机电设备故障,应建立故障预警机制,利用监测手段和维护手段对设备故障进行提前预防。一旦发现设备出现异常状况,应及时采取科学措施进行维修。

4. 健全日常维护制度

为避免设备故障和损坏,矿山企业应健全日常维护制度。虽然这可能导致维修成本增加,但可有效避免重大经济损失。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维修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并派遣监督人员对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和控制。

5. 提升维修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应对维修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故障排除能力,并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职业道德的维修人员将更加积极和负责地开展工作。

6. 加强重点部位维修工作

(1)针对轴承维修,需注重检查裂纹、脱略、伤痕及锈迹等现象。轴承转动中不得有异常响声,安装后需进行运转测试。

(2)对于齿轮检测,要确保无断齿、齿面无裂痕或脱落,齿面点蚀需进行处理。工作人员需注意齿面不得有胶合现象。

(3)在矿井安全监察方面,需确保电力供应持续性,两条回路电源线路上不得分接任何用电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矿井电源线路健康稳定、安全运行。

三、结语

解决矿山机电设备维修中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只有采取合理科学的对策,才能确保矿山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同时大幅降低工作人员的风险。

本文刊发于《矿业技术与设备》杂志2023年第X期。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