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学术写作的旅途中,我遇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它们没有明确的答案,但记录了我思考的轨迹,并希望与同样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读者们共享。就像本文标题所提出的那样,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探索的过程却能引导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在搜寻“品牌学”的相关信息时,我发现了不少教学课程。其中一些从“品牌形象设计”入手,这无疑是品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美术的角度出发来学习一个涉及管理和市场的学科,是否真的恰当?这引发了我的思考。
另外一些课程则以“品牌定位”作为起点,市场学中有很多著作都与此相关。品牌定位虽然是企业的个性化工作逻辑,但在进行定位之前,我们是否应该先明确“定义”是什么?坦率地说,许多非专业的“品牌机构”在定义“品牌”时显得力不从心。
我也见过一些品牌营销机构试图构建自己的品牌定义逻辑,但深入探究后发现,他们给出的“品牌定义”往往偏离了核心,或是过于冗长而失去了焦点。正因为市场中存在这么多对品牌定义模糊的“品牌服务机构”,本文的标题才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其复杂的体系。但无论多么复杂,学习都需要从基础开始,逐步深入。对于品牌学而言,我认为入门课程应包含以下三个方向:
品牌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需要投入资金和资源。虽然市场上有很多从媒体或营销角度解读品牌学的机构,但品牌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从资产的角度去理解,才能保证其理解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全面性。
并非所有企业都需要对品牌进行投资。企业的现金流是有限的,应该将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例如,路边的煎饼摊或网络上的签字笔店铺,他们虽然以企业形式存在,但可能并不需要建立品牌,至少不需要以投资的模式来建立。品牌学的学习应该针对有需求的企业经营者。
品牌资产的变现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企业建立品牌的所有努力都应该与企业的业绩增长和市值增加相联系。如果在讨论品牌资产时不提出资产变现的可行性方案,那么将品牌资产简单地归为无形资产就显得有些片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