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想去”是滴行大数据智能预测体系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此功能,滴滴可以为乘客提供更便捷、更贴心的出行解决方案建议。目前,该功能已覆盖了平台上的30%的订单,预测准确率高达90%。与该功能相关的专利也已提交受理。
1 写在前面
滴滴的“猜您去哪”目的地预测系统是一个非常先进且实用的系统,背后有着强大的算法和技术支持。当用户打开滴行App时,如果系统能够准确猜到用户即将前往的目的地,就会自动填写到“猜您要去”的框中。这一功能主要基于用户的历史出行数据,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预测。该功能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方便用户,降低用户发单时的输入成本,同时展现滴滴的人工智能科技实力。
2 定义问题:从业务场景到模型抽象
研发工程师在面对业务需求时,首先需要定义问题。对于“猜您去哪”功能,问题定义即为:通过分析用户的出行历史,预测用户在当前时间、当前地点的可能目的地。之后,将这个问题抽象为预测模型,即如何利用用户的出行数据,训练出一个能够准确预测目的地的模型。
3 从0到1快速搭建模型:基于互信息选择主要特征
在模型搭建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主要特征。特征的选择原则是选择与被预测变量相关性最高的特征。在这里,我们使用互信息来衡量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将目的地作为待预测变量,时间、地点等作为候选特征,通过计算互信息值,确定哪些特征与目的地的关系最为密切。例如,我们发现出发时刻与目的地的互信息值较高,这说明在早上打开App的用户很可能的目的地是公司,而在晚上打开的用户的目的地可能是家。
4 关键问题求解:从数据中发现规律
在关键问题求解阶段,我们通过分析用户数据,发现同一用户在同一目的地的出发时刻往往符合正态分布。我们利用这一规律,计算每个目的地的条件概率,从而估计出用户可能的目的地。我们还使用了拉格朗日法等方法,来解决向量法在边界情况下可能无解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精益求精:模型的进一步调优与优化
在模型搭建完成后,我们追求更好的效果,逐步对模型进行优化。例如,我们不仅考虑了出发时刻这一特征,还加入了出发地经纬度等信息。通过拆分和提取特征,以及对特征进行离散化处理,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最终,我们得到了一个能够准确预测用户目的地的模型。
6 数据之美:分享几个有意思的case的数据分布
除了技术介绍外,我们还分享了一些有趣的case,展示了滴滴数据的魅力。例如,有的用户的出发时间能够很好地区分他去往的目的地;而有的用户则需要考虑更多的特征才能准确预测其目的地;还有的用户的出行行为较为特殊,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才能理解。这些case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用户的出行习惯和需求。
张凌宇专家在分享中详细介绍了滴滴“猜您去哪”目的地预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以及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方面的应用。他的分享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这一系统的技术细节和实现方法,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滴行的“猜你想去”功能的技术实现和优化过程。从定义问题、选择特征、建立模型、关键问题求解到模型的调优与优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还分享了一些有趣的case,展示了滴滴数据的魅力和价值。这一功能的实现不仅方便了用户,也展现了滴滴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方面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在文章的附上一张图片链接,引导读者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相关文章:“如何挖掘Nginx日志中隐藏的金矿?”。这张图片链接可以引导读者进入另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