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原则在生活中的例子 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式塔

2025-02-1218:04:58销售经验0

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与深远影响

两者之间,实则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就如同下面这幅图所示:

图中所示的内部物体,是由一系列表现鸟飞翔的照片组成。当这个活动画片转筒旋转时,从其周围的缝隙观看,这些连续出现的照片会形成一个单一、连贯的运动图像。这恰恰体现了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整体性观念。

当某个物体处于高速运动状态时,它从视觉上可能会呈现出静止的状态。这背后所揭示的,是心理学家马克斯·魏特海默对于脑知觉的深入思考。他坚信,我们感知到的任何刺激都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非孤立、分散的资料集合。魏特海默的学术轨迹也颇为有趣,他最初学习,后来转向心理学,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魏特海默进一步提出了知觉性的几个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包括: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求简性和封闭性。接下来的几个例子将分别阐释这些原理的具体应用。

1.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中,部分是由整体来决定的。

2. 相似性和接近性的判断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

3.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例如绘画时,有目的地通过颜色或距离将特定元素组合在一起,这正体现了上述的某些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也密切相关。格式塔心理学家将个体置于与其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背景中加以考虑。这意味着一个人不仅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社会关系网中的一环。正如魏特海默所强调的那样,“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个人才会独立于社会而存在”。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