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一种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
当学生具备这种动机时,他们会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种动机理论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他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发现在工作中人们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
麦克利兰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成就动机有利于心理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成就动机的评价
成就动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在一定的社会气氛下形成和发展。成就动机有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之分。
个人取向的成就动机,主要是由个人自己来决定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选择和行为的目的以及效果都由个人自己来评价。而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则更强调他人或所属团体对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影响。
这两种取向的成就动机各有长短,过于偏向某个极端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
二、成就需求详解
(Need for Achievement)即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求。具有强烈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
麦克利兰发现,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他们总是精心选择自己的目标,并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
三、成就需求与工作绩效
麦克利兰认为,高成就需求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他们喜欢能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适度冒险的工作环境。在小型企业或独立负责一个部门的管理者中,高成就需求者往往更容易成功。
高成就需求者并不一定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因为他们可能只关注自己的工作绩效,而不关心如何影响他人去做好工作。
四、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
目标吸引力、风险和成败的主观概率以及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的成就动机。
五、培养儿童成就动机的注意事项
家庭教养和社会氛围对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具有重要影响。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社会中高成就动机的氛围也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成功的重要动力来源。了解和研究成就动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工作和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培养高水平成就动机的方法和途径。
在中,应当注重激发员工的成就动机,为其提供适当的挑战和反馈机制,以促进其成长和发展。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律性和追求成功的热情,为其创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
社会也应当营造一个高成就动机的氛围,鼓励人们追求成功、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