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IY电脑的世界里,电源的选择始终是装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面对不同的用户,尤其是初级DIY用户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源功率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功率选择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功率选小了,可能会导致PC主机在关键时刻无法正常启动,甚至出现过载保护的情况;而如果功率选大了,不仅会浪费资金,还可能给整体性能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尽管各大品牌的独立显卡都提供了建议的电源功率,但考虑到未来可能的升级和扩展,对各配件的功率有个大致的了解是明智之举。
在电脑主机的“电老虎”中,CPU和显卡无疑是两个最耗电的部件。CPU的TDP(热设计功耗)是厂商常用来参考的指标之一。近年来实际功耗已远超TDP值。例如,Intle酷睿i9 13900K的TDP看似只有125W,但在满载状态下,其功耗接近300W。在挑选电源时,一定要结合CPU的满载功耗来综合考虑。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电老虎”就是显卡了。显卡厂商引入了TGP(总热功耗)的概念来描述其功耗。虽然相同核心GPU的显卡TGP与实际功耗较为接近,但一些经过OC(超频)处理的显卡以及使用更高频率显存的版本,其实际功耗可能会比TGP要高。比如RTX 4090的TGP是450W,但某些非公版可以达到600W。与CPU一样,我们不应该单纯地以TGP作为显卡的真实功率参考。
主板作为电脑的承载平台,通常不直接标明其功率。但考虑到其上南桥芯片和CPU供电模组的存在,其实际功耗通常在30-50W左右。而内存作为电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常常被赋予散热马甲的外观,但其耗电量却是整机中相对较低的部件之一,通常在5-8W左右。
关于存储设备,除了机械硬盘外还有固态硬盘需要考虑。机械硬盘的功率通常根据其工作电压和电流来计算。而固态硬盘的性能日益强大,甚至可以与机械硬盘的性能相媲美。以PCIe4.0消费级固态硬盘三星990 PRO为例,其工作电压和电流的标注也能帮助我们大致计算出其工作功率。
再来说说光污染爱好者所钟爱的散热风扇。这些风扇虽然能够给主机带来独特的装饰效果,但其功率并不大。根据不同的转速和规格,其工作电压和电流有所不同,但单个风扇的功率通常在3-6W左右。
PC主机的其他配件功率虽不大,但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在选购电源时,要考虑到各个配件的总功率需求以及未来可能的升级空间。一个具备足够余量的电源将为您的DIY之旅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