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通过直通车平台反映了一个关于城市小区配电室位置的问题。他们担忧小区内配电室距离住宅楼过近,可能因电磁辐射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针对公众的疑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即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秉承“担当”和“立即执行”的工作精神,展开了一次全面的专题调查研究。
据《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规定,对于小区室外配变电所与住宅的间距有明确的防火及安全要求。对于电磁辐射安全的距离标准,存在不同的解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深入研究规范,还委托了权威的检测机构对市内小区配电室进行实地检测,并赴周边城市学习先进经验。
技术人员解释说,规范中提到的20米间距主要是基于变压器在无任何遮挡、情况下的安全推断。但在实际建设中,变压器通常被安置在有作用的变电室内,其外墙对电磁场具有显著的效果。根据权威实验数据,配变电室砖混结构外墙对电场的率可高达90%以上,意味着电磁场在通过配变电室外墙后已被显著削弱。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小区配变电室的电磁辐射情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选取了一处典型小区配变电室进行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在配变电室外1米的工频电场强度远低于安全电磁场强度的标准,这表明在配变电室外的一定范围内已满足防电磁辐射的要求。
考察调研结果显示,其他城市在审批住宅小区配变电室项目时,并未一概采纳“20米”的距离要求。这些城市的安全间距主要依据防火规范来确定,与我市的做法基本一致。例如,济南市在项目审批时积极与市民沟通,对市民有异议的配变电室进行现场检测,确保电磁辐射在安全范围内。
值得一提的是,现行规范中并未给出具体的间距数值要求。对于电磁辐射的安全标准,多以实际检测结果为准。如果盲目遵循某一固定值可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加大电磁辐射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市民科学认识电磁辐射问题。
若市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可能存在的电磁辐射问题有所担忧,应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以实际检测结果作为维护个益的依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将继续加强对配变电室规划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记者团队:蒋希伟、杨 丽、秦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