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值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我们聚焦于每位消费者所关心的议题。
在选购茶叶时,香气与滋味固然为人们所重视,但更为紧要的是其安全性。
本人通过一次亲身体验,以17.8元购买了老树普洱茶后却经历了嗓子不适的两周,我以真实经验向大家阐明安全之重要性。
对于食品而言,我们如何在识别前确认其安全性能呢?实际上,识别茶产品的一些安全认证标志就是一种方式。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标识背后的意义。
QS及SC标志之下的质量与规范
安全指数:合格(60分)
从2004年开始,我国实施了QS标志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虽然现今已不见此标志的踪影,但取而代之的是SC编码——食品生产许可证。这个标志由SC(“生产”的汉语拼音缩写)和一串数字组成,可被视为食品的“身份证”。
每个企业的SC编码都是独一无二的,且包含了详细信息,便于追溯和管理。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确保基本健康安全
安全指数:良好(70分)
无公害茶指的是在特定生产环境中,遵循特定操作规程生产的茶叶。
其农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均需达到规定标准,确保对健康无害。
此认证主要针对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菜篮子”和“米袋子”产品,旨在保障基本安全并满足大众消费需求。
有机茶认证:自然纯净的最高追求
安全指数:优质(90分)
有机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并提升茶叶品质。
其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肥料和农,注重自然生命的良性循环和生物多样性。
有机茶的茶园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确保茶叶免受污染。
绿色食品认证:介于无公害与有机之间
安全指数:较优(80分)
绿色食品茶兼具安全和优质的特点。
其质量安全标准介于无公害茶和有机茶之间,分为和A。
A绿色食品茶的卫生要求极高,接近于有机茶的标准。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确保原料与制造质量
"地名+品名"是地理标志的核心内容,属于当地生产经营者的集体财富。
许多知名茶叶如西湖龙井、武夷大红袍等都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据了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地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带标农产品的价格通常高于同类产品20%至90%。
相信通过上述解释,大家对茶叶外包装上的各种标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鉴于茶叶市场的特殊性,有些茶友或小型茶商可能选择直接从茶农处购买茶叶。
虽然这些茶叶可能没有明确的标识,但我们仍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靠的渠道购买茶叶。
食品安全金字塔:一目了然的安全保障
为帮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各种茶叶的安全性能,附上一张食品安全金字塔供大家参考。